主角:上海交大附中高三(1)班学生宋子文
寒假味道:苦——(苦中作乐)
假期内容:一日三次复习,迎接自主招生考和高考
最辛苦的寒假,也许是最特别、最难忘的。
今年,全国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全部移到了春节之后,兔年的寒假也就成了高三学子们最辛苦的假期。节前的最后一天,很多学校的老师针对性地开始布置寒假的复习计划,而学生和家长们,也自动地给自己加码。上海交大附中高三(1)班的宋子文报了复旦和交大的自主招生考试,整个寒假就全部交给了“书本”,他的寒假计划就是自己和妈妈设计的:
早上8点起床,复习到12点,内容是完成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这些作业主要针对高考;午饭后1个小时内,可休息,例如读报;下午1点到6点,弱点针对性复习,所有的弱点都是宋子文根据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总结的;晚饭后再休息一下,看看电视新闻;晚7点—12点,复习自主招生考试内容。
“我们曾将寒假日程给老师看过,获得了认可。”宋子文说。
首次错过给长辈拜年
执行日程,是雷打不动的,即便年三十和年初一。人生第一次,宋子文没有在新年里给长辈拜年。“这个新年真是有点寂寞,而且红包也大大缩水了。”他笑着说。
以往的新年,是一家老少团聚的日子。宋子文是家里的孩子王,所有的弟妹们都爱围着他,他也喜欢带着他们嬉戏,跟他们聊天。他说:“我在家里是老少通吃的,跟所有的人都能聊在一起。”新年里,家人是最重要的伙伴,也是联络感情最主要的时间。
今年,宋子文不得不缺席。他说:“时间快得很,一天天数着就过去了。”父母照样去长辈家拜年,宋子文只能独自留在家里,与书本为伴。“既然不能更改,那就苦中作乐吧。”他在午休的那个小时里,照样给自己找到了兴趣——阅读。除了读报,他在读《崩溃》,这是一本社会类的书籍,通过讲述索马里和卢旺达等地的悲剧,反映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
“我喜欢政治,如果有可能将来想当公务员。”宋子文对时事政治有着浓厚的兴趣。今年两会结束后,他就专门花时间,研究了上海市级政府层面的新变化。“学生不能只对着书本吧,也该有点别的知识。”
这个星期六,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千分大考就要开始了,宋子文觉得复旦考试的内容涉及面就很广,其中还可能包括美学的知识。作为文科生,他希望自己能跟上教育方向的变化,让自己的知识面更加广一些。
学习占据寒假所有时间
虽然独自在家迎考,宋子文照样感到了新年的些许变化。“最大的变化是我家的冰箱,以往是剩饭剩菜,现在里面塞得满满的,都是好吃的。”妈妈从小到大负责宋子文的学习,从他读小学起,妈妈就辞去编程员的工作,在家专心照顾他。
“这有好处,也有坏处。”最大的坏处就是妈妈管得面实在太广了,宋子文的每一点变化,都尽在母亲的掌握——“就如同她当年的编程一样,非常严密”。
好处是,宋子文的思维也很严密。
寒假里的复习迎考,他都是自觉自愿跟从着计划表。宋子文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弱点是数、理、化,尤其是数学里的排列组合。“虽然很多人认为很容易,可我就是不行。”模拟高考时,他在一道排列组合题里失掉了6分,这让他决心用寒假集中攻关。
还有英语。按理说,这是他的强项,初中时候,就考过了中级口译。可模拟高考的英语成绩却“砸锅”了。“分析了原因是麻痹大意,以为是强项就没有好好复习,没有认真对待,如果是高考就糟糕了。”
寒假前的模拟高考,让他看清了自己的位置。宋子文还常常了解其他高中的学习进度,“有了比较,才能督促自己读得更好”。
寒假时间,统统给了学习,最大的遗憾是没了体育运动。“高一高二的寒假,我都会去打篮球、打羽毛球或是游泳,今年全部取消了,这让我着实不适应。”
人是需要奋斗的
不过,2011年的兔年这个寒假是独一无二的。“上班也很苦吧。”宋子文反问记者,他觉得:“学生时代的苦是单纯的,比起未来可能会单纯很多,那何不好好享受这份苦呢?”
新年只长大一岁,可准备高考却让宋子文迅速成为大人。在高一升高二的那个暑期,宋子文曾面临抉择:是准备出国考托福,还是在国内参加高考。他在两个选择之间犹豫不决,学习的专注力也大大下降。后来,高二上半学期,他的成绩迅速下滑,这让他着实害怕。
“要想赶上是非常难的,因为所有的同学都在快马加鞭地进步。”这次事情让他想明白一个道理——一定要认准一个方向,并且坚持走下去。
感到读书苦的时候,就要比比别人。宋子文觉得高二的学生们可能更加不容易,自己毕竟已经熬到了最后一个学期,再过半年,一切都可以见分晓了。
尽管自主招生考增加了寒假的压力,但宋子文依然觉得很有必要。“自主招生考加高考,等于给了我们二次考试机会,多一次机会总是好的。”
记得小时候,宋子文的家境并不算太好,他每天5点半就要起床挤公交车去上学,初中在民办学校读书,也感受了学生们互相攀比的风气。“这是不对的。”宋子文认真地说,“人是需要奋斗的,如果不奋斗,成功的概率就会像中彩票一样低。”
这个寒假,他愿意为自己的未来奋斗。本报记者施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