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东客家地区,当地人称正月初五为“开小正”,这天之后送走节期,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生活。近年来,在梅县、蕉岭等地,返乡过年的人们赶在初五、初六这两天提早开展家族祭祖活动,逐渐成为新的民俗风气。大年初六清晨,羊城晚报记者从梅州城区沿着S223线出发,途经梅县的丙村、雁洋、松口、隆文等镇,但见沿途的村落和山上有不少祭祖的人群,山头上人头涌动,不时传来此起彼伏的爆竹声,许多祭祖的人们身着新衣裳,在自家的祖墓前感恩祈福。
节后上班前,上山祭祖先
松口镇的刘先生现在佛山市开店做生意。他告诉记者,客家人有浓厚的祖先崇拜,他们叫祭祖活动为“念祖”、“挂祖”,并有“春秋两祭”的传统,或选择在清明时节,或选择在农历八月,或者两个节期都举行祭拜活动。但这几年来,他们当地不少返乡客会选择在春节后、出门开工前上山祭拜,并已逐渐成为“挂祖”的新“时尚”。
在梅州城区工作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他们的先祖从福建上杭迁居到梅州的平远、梅县、大埔、兴宁各地,以往清明的时候,在家的乡亲就会包上几辆面包车,一家一个名额到福建的祖坟祭拜。这两三年来,生活好了,不少在外工作返乡的人添了私家车,于是就会三五辆车自发结伴成行,早上从梅州城区出发,经蕉岭县的广福镇出省,两个多小时就能到福建省的上杭县稔田镇祭拜。
在梅县丙村镇,一温姓老叔告诉记者,客家俗语有“年到初一二,人客来来去;年到初三四,家家打斗敘;年到初五六,有酒都没肉;年到初七八,家家捧粥钵”的说法,讲的是旧时山区生活艰苦,正月初五初六之后,年味淡去,吃的也已简简单单,如今吃穿已经不是过年的主题,生活富裕了,这些年他都领着年轻人赶在开工前上山祭祖,如果不懂得感念先祖的艰辛,就不会珍惜感恩现在幸福的生活,过完春节大家就要出远门了,念祖就是希望大家在新一年努力争取上进。
一家团圆时,祭祖人最齐
在深圳从事印刷广告业务的丘先生对记者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开春之时一家老少上山拜祭先人,多数人家都选择简单祭品,出远门前先简单地向先人“报告”新一年的打算,祈求大家身心健朗、平安事顺,种下更好学习、更好工作的种子。
去年刚大学毕业、现在深圳企业上班的小李在父母的引领下,来到祖先墓前鞠躬上香、喃喃祈愿。他告诉记者,客家人特别重视祭祖,节后祭祖有客观的原因:大多数在外上学、打工一族,基本上没有条件在清明的三天假期内从珠三角等远地往返梅州山区,而春节开工和开学前家族的人员最齐,一家团圆之际举办纪念先祖的活动,便越来越普遍地被大家接受、选择。
羊城晚报记者 黄蔚山
通讯员 陶致 摄影报道 (发自梅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