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侨报》2月7日文章,原题:看春节,中国人需找回文化自信
祝贺春节似乎成了某种新的外交礼仪。奥巴马选择中国农历除夕发表声明“祝愿所有庆祝农历新年的人们尽享和平、繁荣与健康”,法国总统萨科齐则在大年初一于总统府举行华侨华人招待会。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日本首相菅直人、英国首相卡梅伦亦纷纷发表关于春节的热情贺词。
各国民间的迎合也有新意。纽约股市纳斯达克交易所初一邀请中国大使开盘并在显示屏上打出中国国旗,法新社称“中国为兔年春节疯狂,而世界却为中国而疯狂”。从明治维新后就消失了的春节标语再次出现在日本街头,拉斯韦加斯的高档饭店里,春节酒宴占了半壁江山。
然而,在中国国内,却有不少城市居民正对春节感到失望和无聊。他们的生活遭受住房、教育、医疗负担的重压,体力智力已随着日常工作透支,情感交流也在现代快节奏下日趋衰竭。节日文化的民间基础在城市里变弱。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带走,对中国古老的民俗游戏毫无兴趣。
尽管中国经济规模日益占据世界举足轻重地位,但并不意味着因此而必须与传统告别。相反,中国人必须重新认识自己文化传统的博大精深,这就要求重视并提升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的地位和影响。这或许也是今年中国媒体在争议“中国春节离世界性的节日还有多远”议题的原因——无论该议题是否伪命题,它具有一种唤醒意义。
正如民间所冀望的“迎春接福”,春节的生命力在于春节给民众带来幸福的感受。而从一个春节里,就能搜集整理出一种最真实的“国风”。所以,中国的传统春节,如同传统文化,应该也可以迎接现代化挑战。而传统文化的光大,不仅要经济的增长作为后盾,更要国民幸福感的增强作为前提,这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最基本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