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光标高调行善推动了岛内民众的慈善之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09日16:42  国际在线 官方微博

  

陈光标高调行善推动了岛内民众的慈善之举

  听闻陈光标发红包的消息后,岛内各地的贫困户都前往一探究竟

  大陆富豪陈光标高调行善推动了岛内民众的慈善之举

  本报记者/吴灿

  2月1日,大陆企业家陈光标结束了在台湾的行善之旅。尽管岛内质疑陈光标的声音仍然存在,但年关之际领到红包的穷苦台湾百姓对“大善人”感激不已。正如陈光标所期待的那样,他的善举还带动了岛内一波捐赠潮。

  老妇独领7万元红包

  1月27日,正当陈光标一行打算展开抵台后第一场慈善活动之际,一名守候在圆山饭店的老妇人随即上前拦下陈光标。她诉苦说,自己没收入,家里又有80高龄的老母要照顾,希望陈能帮忙。陈光标听闻后二话不说,掏出装有1万元新台币(4元新台币约合1元人民币)的红包,边鞠躬边交给老妇,之后又给一个。老妇见“大善人”如此慷慨,越说越激动,还拿出台北市低收入户证明给陈光标看。陈光标一看真是困难户,立马又奉上了装有5万元新台币的红包。同时,他还给了老妇一张名片,表示日后有困难可再联系他。

  拿到7万元新台币善款的老妇感动得泪流满面,说:“一辈子从没一次拿到过这么多钱,会用这钱带母亲去看病。”无独有偶,当天下午陈光标一行前往某餐厅用餐时,又被一名抱着女儿、手持低收入户证明的男子拦下。陈当场干脆地交给男子2万元,并抱起小女孩给予祝福。

  这一场景通过媒体传播开后,岛内各地的贫困户确信这位大陆富豪是“玩真的了”。想领取红包的穷苦百姓不断向媒体、县市政府打听陈光标的行程,有的人甚至全程跟随。为了避免岛内部分人士拿此说事,同时避免给警方带来维安压力,陈光标决定不再沿路发放红包,而是委托基金会或慈善机构发放。

  28日在台北师大附小举行的慈善活动中,大批前来领红包的穷苦民众在校外排起长龙。陈光标原本打算捐助500人,每人1万元新台币,但现场他又加码,善款从500万变成1000万。听到这个消息,民众报以热烈的掌声。第一个领到红包的陈奶奶说,她凌晨4点就出门来排队了,“或许对有些人来说1万块没有多少,但却能让我吃饱穿暖过个好年”。陈光标一行乘坐台湾高铁抵达乌日站时,一名男子高喊:“陈光标活菩萨,加油!”陈光标回应:“我会加油。”

  面对非议微笑鞠躬

  尽管陈光标的善行得到了岛内弱势群体的赞扬,也被台湾网友亲切地称呼为“标哥”,但还是有些人要站出来挑刺。

  在陈光标赴台之前,台湾媒体人陈辉文就曾在节目上与其进行电话连线。当时陈辉文直接在电话中叫喊“陈光标不要来”,还痛批岛内行善一事根本是“羞辱台湾人”。向来在媒体面前笑容可掬的陈光标客气地回应称,对方该“多去学学马克思的资本论”。谁想理屈词穷的陈辉文竟在节目中大骂:“你说什么?再说一次试试看!”

  这段对话经媒体播出后,引来岛内恶评如潮。台北市媒体工作者李文投书《联合报》质问陈辉文:“就算对方跟你的意见相左,也不必一副盛气凌人的态度啊,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名嘴的修养在哪?”还有网友留言批评说:“你也像标哥一样拿5亿出来捐啊!丢光了我们台湾人的脸。”但这些仍堵不住陈辉文的嘴。27日,他再度上电视怒骂说:“不分蓝绿,当局都不会让你饿死,你肚子饿了有社会局,台湾没有那么惨!”

  

陈光标高调行善推动了岛内民众的慈善之举

  领到陈光标红包的台湾贫困户

  对于这些谩骂,陈光标一行心态平和。沿途遇到抗议人群,陈光标夫妇仍微笑鞠躬,陈光标说:“我要向他们拜个年。”

  引发“陈光标效应”

  陈光标岛内行善引发争议,原因之一是触及了有些人敏感的神经,不能接受“大陆人救济台湾人”;另一个原因则是不习惯他的高调。但陈光标的理念是高调行善,才能将济世理念一传十十传百,最后推动大家一起做善事。而陈光标的这一想法,此次在岛内似乎也得到了验证。

  28日,新竹县长邱镜淳告诉陈光标,尖石乡一名80岁老农过世后8个孙子卖菜筹安葬费的新闻。陈光标当下拿出10万元台币买下这家的所有高丽菜。消息传出,新竹县政府跟进救济这个家庭两万元,县水电装置业工会也捐出5万元善款。该工会负责人说,这次是响应陈光标善举,“能号召更多人投入,何乐不为?”同时,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也捐出20万元。

  相关链接:

  台当局救济“缓不济急”

  台湾弱势群体纷纷拦路找陈光标要红包的场景可能是岛内官员和中产阶级始料不及的。据台湾生晖慈善会会长陈义丁介绍,岛内急需帮助的人群不止中低收入户。这次求助陈光标的,更多的是高风险家庭和孤苦无依的老人。

  高风险家庭因为收入不稳定,台当局虽然对其有所救济,但“缓不济急”。而一些老人则因为有房,被排除在低收入补助之列,但其中不少人因年迈实际上没有经济来源。此外,台湾企业外迁造就了一批中年失业人群,他们长年靠拾荒度日。(吴灿)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