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讲粤俗
今日是年初八,传说从前女娲娘娘在这一天创造了谷,所以每年的正月初八就被叫做谷日。
讲到谷,讲古佬想起了一个成语“五谷不分”,形容人缺乏生产知识。话说,孔子一行人出行在外,他很中意的学生子路掉了队,子路正在着急的时候,遇到一位在田头作业的老农,于是他走上前问:“你有没有看见我老师?”老农看了子路一眼,没好气地回答:“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老农的意思是说:既不劳动,又不知道生产知识,哪里配称什么老师!故事的发展是子路为自己说话冒失向农夫“晒霖”(道歉),农夫请其回家盛情招待。最后,子路重归大队,将事情对孔子一讲,孔子非但没生气,反而认为那定是位隐士高人,亲自去拜会。
“古仔”说的是要求人们重视农业的道理,表达的是古代知识分子对农业从业人士的尊重。现代人可能觉得五谷不分没有什么,但在古代中国这种农业社会里,说人五谷不分就等同于现在说人“无文化”一般刺痛人心。
那到底“五谷”又是哪五谷呢?说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总之就是指谷物一类的东西。民以食为天,谷物作为最主要的粮食,它的丰歉,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兴衰。所以即使连圣人孔子和他的得意弟子在这问题上都要郑重其事。
时至今日,若然问及年轻一代,什么是五谷,恐怕很少人能答得出。这也难怪,如今社会分工如此之细,百业兴旺,一般人不懂五谷也不是什么问题了。但农民辛勤劳作生产出来的粮食仍是我们的重要食物来源。正如我们的母亲抚养我们一样,子不嫌母丑,我们又怎能嫌弃这些为了我们、终日默默耕耘的可爱的农民呢?
□颜志图(粤语讲古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