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去年12月21日至22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强农惠农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减弱、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如何正确理解这一政策信号?如何在粮食喜获“七连增”,农民增收“七连快”,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的基础上,确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的难题和日益凸显的矛盾如何解决?“小账本”折射大变化,看看农民的“收入账”,或许看出破解之道。请看本报记者来自粮农、菜农、养殖户、农民工等不同行业的样本调查。
□ 本报记者 宋庆祥 本报通讯员 刘明明 孙洪峰
“小麦平均亩产1150斤,玉米1380斤,260亩地实现净利润20万元。”
虽是“大寒”节气,但明媚的阳光照得身上暖融融的,茌平县冯官屯镇前赵村种粮大户逯金亮拨弄着去年的种粮成绩单,黝红的脸膛绽放着笑容。
收益多,得益好政策
“种粮大户的好日子靠的是国家政策和规模投入。”逯金亮这样解释自己的“优异成绩”。
2008年春,当了3年“包工头”的逯金亮听说国家鼓励规模种粮,镇上对百亩以上的农户奖励每亩100元,并且村里出面牵头办流转手续。经过合计,他觉得回家包地比在外垒砖强,就拿出全部积蓄,以每亩225公斤麦子的价格,一口气签了45份合同,“流转”了村里260亩土地。
逯金亮购置了农机具,将流转的土地整平。由于将户与户之间的田埂整平了,还“多”出了15亩可耕地。
最让逯金亮兴奋的,莫过于党的惠农好政策:“去年优惠幅度大,补贴项目多,涵盖了从种子到收购的整个粮食生产过程。就拿农机具来说,我采购的旋耕犁、联合收割机、宽幅精播机和拖拉机,总价值40多万元,我只拿了30多万元,那10多万都是国家补助的。”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地农资、化肥、工钱、承包费等直接成本1400元,再扣除银行利息、机械折旧、水利等,亩产1000公斤粮食的利润就能达到500元。去年遇到春寒秋涝的灾年,不仅没减产,还多打了3万斤粮食,效益远远高于一般农户。
设施全,不看老天“脸色”
前赵村以前是出了名的“西瓜村”,全村1300亩地80%属于半沙地,土层薄,留不住水,粮食“种一碗收一瓢”,只能种西瓜。
“这几年,俺这里挖沟凿井的‘动作’一年大过一年。”逯金亮说,是“小农水”改变了生产条件——从2006年开始,县里投入资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项目区,前赵村成片的农田彻底变了样。
2007年,前赵村开渠17公里,筑起“红旗渠”,历史上第一次用上黄河水。第二年,全村打了28眼机井,实现了旱涝保收。去年,村里铺设电缆20公里,机井全部配套“智能卡”,浇地成了轻松的事。
“小农水”通达,种田不再看老天的“脸色”。去年秋涝,逯金亮从地头开个排水口,积水乖乖地流走,挽救了200多亩玉米。最近持续冬旱,他家麦田早早就“喝”了个饱。
“种田不靠天,得靠科技。”逯金亮深有感触地说,去年他在县农技推广班上学到的“氮肥后移”技术,加重了拔节到抽穗期的氮肥比例,亩产至少提高了5%。
想当千亩“庄园主”
逯金亮心里一直有个念头:耕种1000亩地,争取当“粮王”。
“三九”天,地里没活,他忙着和村委会协商土地流转,一些村民看他种粮挣钱,愿意把地交给他种。他估计,有可能再流转400亩土地。
“我觉得,粮食增产增收的余地还很大。虽然现在规模化、机械化程度有很大提高,但是按照科学种植,明年亩产提高10%不成问题。”逯金亮看好粮食再增收。
随着种地规模的不断增加,他也面临一些新问题:
为了提高种田效益,逯金亮两年已经投资70多万,早已囊中羞涩,种粮食因为没有抵押物,难以从商业银行贷到资金,制约了他的发展。开春,他打算再买台拖拉机,还要维护机井,购买农资,他不知道去哪里凑钱。
逯金亮也不敢大胆投入。他租赁的粮田,与农户订的都是5年流转合同,因为双方对更长一段时间的趋势走向,心里都没底。
虽然有困难,看着眼前绿油油的麦田大方,逯金亮对今年仍满怀信心:“新的一年,我还是那个想法,要种足粮、种好粮。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科学化,咱农民种地大有‘钱’途。”
记者感言
去年全国粮食总产达到5464亿公斤,实现“七连增”,成为“三农”的一大亮点。丰收的背后,离不开中央的强农惠农政策,离不开农业基础的有力支撑,离不开抗灾救灾能力的不断提高。
站在“七连增”的高起点上,我们也要看到,粮食生产的基础仍然不牢,仍然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压力和挑战并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出真招,拿真金,夯实水利这个最重要的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