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正文
过大年,即过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重要的传统佳节之一。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但各地的春节习俗也有所不同,春节期间,本报记者在过年的同时,也把当地过年的一些故事、新鲜事、趣事带了回来,想让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品味到不同的但都是浓浓的年味。
开车拜完年,接着就下地浇水
地点:河南省淮阳县
大年初一一大早,记者驾车从淄博回河南淮阳老家过年。到今年,已经有3个年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老家,还会是那个模样吗?经过7个多小时的行驶,老家的模样开始清晰起来,记者看到的第一幕,便是麦田里处处可见的抗旱场景。
麦田抗旱并不稀奇,稀奇的是麦田旁道路上停着的一辆辆轿车、越野和面包,它们拉着水管、电机等抗旱设备,当起了“抗旱车”。这些抗旱车中,挂着外地牌的轿车能占到三分之一,北京、广东、浙江等地方的都有,返乡的游子们趁着回家过年,得空跟着父母一起干点农活。
当记者走过一处麦田时,停在路边的一辆本田鸣起了喇叭,转头一看发现是邻家大哥亮亮。一问才知道,亮亮早在腊月二十七就从北京开车回家了,这几天都在忙着给自家和邻居家抗旱。大年初一,开车拉着一家人出去拜年刚回来,就接着下地继续浇水。“我昨天看电视,温总理大年三十到了山东嘉祥,到那里的麦田察看旱情,咱农民抗旱现在都成了政府头等大事了。”亮亮的父亲说,前几天,他从镇上听说,国家对抗旱浇地每亩补助10元,从省里到市、县都再跟着补贴。这不,春节没过完,大家浇地抗旱的热情就被点燃了。这时,亮亮打开后备厢,指了指里面缠在一起的水管说:“出去拜年都没把工具卸下来,这水管还都在车里放着。”
记者 陈浩杰
村民拜年就像参加“车展”
地点:山东省即墨市农村
大年三十上午,记者一家三口开车回即墨乡下老家过年,村里的大街小巷里已停了不少车,黑、白、红各种颜色应有尽有。大年初一一早,记者出门到街坊邻居家拜年,许多人家的大门外停着车,进门问过“过年好”后,大家的话题很快就从庄稼收成转移到汽车上。“村里的年轻人都在外面闯荡,只有过年时大家才从四方八方回村里,这时候村里人多车也多。”村里一名80多岁的长辈抚摸着孙子开回家的吉普车开心地说。
“做小生意的买面包车,拉货出门办事都方便;生意大些的开轿车,开着舒服也气派;承包工程的开吉普,上山越岭最方便!”记者在村里转了一圈,看到村里的车辆果真车型繁多、档次不一,不过最重要是各取所需。既有专跑长途货运的大货车,也有拉沙运土的工程车,但最多的还是各种类型的小车,从几万元一辆的面包车、夏利牌轿车,到几十万元一辆的高档轿车、吉普车等。村民们拜年时,就像参加“车展”一样。
春节期间,大家按风俗要走亲访友,以往的春节期间,街上时常能看见醉汉。而今年春节,开车走亲戚成为时尚,开车不喝酒更是逃避“人情酒”的绝佳理由 。街上喝得醉醺醺的客人不见了,开车走亲戚拜年,让这个春节更加健康、文明、祥和。
过年祈平安,不少人兴“敬车”
地点: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中楼镇
安放桌子,摆好菜肴,点上香火,人们恭敬地站在桌子前鞠躬……往桌子那边一看,停着的竟然是一辆辆的汽车。2011年的春节,在记者的家乡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中楼镇,汽车的待遇赶上了祖宗和神仙。他们说,这叫做“敬车”,目的是祈求新年里一帆风顺、大吉大利。
2月4日(农历大年初二),从早晨起就一直响着鞭炮。记者出门去姥姥家,看到路边有不少人在忙活,他们摆好一张桌子,上面放着大鱼大肉,然后点燃香火,放起了鞭炮。桌子后面,是一排车头朝南的汽车,有轿车也有货车。这种场面在我家乡非常少见,在这之前也就是一些年龄较大的长辈,只有个别人才会收拾这么一套东西,但是祭拜的不是神仙就是祖宗。“这叫‘敬车’,祈祷一年里能够不出事故,一帆风顺。”记者的母亲说。
随后,记者发现“敬车”并不是少数人的行为,大多数没有上面的这么隆重罢了。记者的哥哥2010年买了一辆私家车,他在过年后就去买了能买到的规格最大的鞭炮,把汽车开到比较空旷的地方,在车前把鞭炮燃放了。记者了解到,“敬车”已经出现几年的时间了,家里有车的都会在春节过后进行“敬车”礼。
过年是容易生发感慨的时间,一年又一年过去,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山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少人家都买了私家轿车。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祖辈流传的风俗也正在渐渐地消失,与此同时,人们又在创造着新的风俗,只是不知道这些“年轻”的做法有没有持久的生命力。
2月6日,记者乘车由家赶往聊城市,在路上也看到了不少“敬车”的场面。在沂水、蒙阴的路边,都有人们在停放的汽车前放鞭炮、烧纸。
过大年赏民艺地点:山东省潍坊市
2月6日,农历正月初四,在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内,游客们熙熙攘攘,在这里感受民间艺术。这里的年画制作房间内,老艺人正在套色印制年画,旁边的年画体验处,游客们可以自己动手印制年画,在刻版房间内,游客们还可以看到艺人一刀一刀刻制年画木版……春节期间正常开放的大观园,让来自各地的游客在体验年画印刷、风筝扎制等乐趣的同时,也可以领略到几百年前杨家埠人的生活方式,体味杨家埠人古老的民俗、民间风情。
这个春节过出鲁皖双重味
地点:山东省青岛市
这个春节记者并没有回老家,记者的公婆、小妹带着小外甥都赶来青岛,使这个春节成为记者全家人在青岛过的第一个大年。年味里带着婆家的山东聊城味、还带着娘家的安徽味,更有点青岛的新潮味,各种风俗有点冲突,却又相互融合,使这个年过得有些特别。
在各地的习俗里 ,“年”都称作一个怪物,要放鞭炮将其赶走。而在何时“赶年”的问题上,山东、安徽的风俗就不同。按照记者安徽老家的风俗,过年是从大年三十早上就开始热闹起来,大家忙着尽快准备,早点放炮赶跑“年”。可按山东聊城的风俗,大年三十是不紧不慢地过,春联下午贴也行,放炮是在晚上年夜饭开席之前。好不容易过年放假休息一下,记者也没有着急地按照娘家的风俗,一大早就起来忙活,这赶“年”的事就慢慢来,不过春联还是上午就贴上了。
在安徽风俗中,大年初一第一顿,要喝糖茶,吃甜甜的果子,企盼一年的日子都是甜甜的。可山东聊城就没有这样的说法,大年初一第一顿吃饺子。婆婆说,饺子包成元宝状,吃上后一年都能发财。这一风俗的交锋,最终以记者喝了一碗红糖水,吃了个糖果而宣告结束。随后,大家就围坐在一起,吃起了盼财的元宝水饺。
大年初三,小妹即带着小外甥去看话剧,这是以前过年中从未出现过的节目。话剧正上演中,记者的公公也去劈柴院江宁会馆听起了大戏,当天是京剧场,听得他很痴迷,回来后不停感叹又有了自己小时候过年的气氛。
过年餐桌上从不缺酸菜
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
2月2日,农历大年三十,远在祖国东北的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清河镇西姜村里,村民们一大早起床就把一副副对联挂在门上。虽然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但由于这里并不属于草原区且居民多为汉族,因而并没有大草原、蒙古包那些十分典型的草原风貌,过年的风俗习惯和东北一般的地方是基本一致的。
吃什么、怎么吃永远是各地方人民过年的最重要内容,这里同样是如此。在过年期间,餐桌上更多的是大鱼大肉,较少见到绿色的蔬菜,鱼肉是否丰富被看作是家庭是否富裕、家人是否好客的标志之一。当然这里同样有着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食品。
酸菜是冬天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内容,过年更是如此。据村民们介绍,酸菜由白菜腌制而成,一般是每年十一左右开始制作。粘豆包是这里常见的主食之一,过年时更是必不可少。过年时,人们早饭多食用粘豆包,刚从锅里蒸出来的粘豆包吃起来粘粘的,虽不如年糕那样粘,但香喷喷的口味确实丝毫不逊于前者。
过年时,这里的人们同样要准备饺子,除了韭菜馅、芹菜陷等样式外,这里还吃酸菜馅的饺子。大年三十晚上,各家各户都要忙着包饺子,人们还把一枚硬币、红枣等装在饺子里,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象征着来年财运亨通,吃到包有红枣的饺子则象征着来年行大运事事顺。和北方其他地区一样,大年初一也要吃饺子,而且初三、初五还必须要吃饺子。老人们说,初三吃饺子叫“捏小人”,意思是把不好的话、不吉利的东西都“包”起来“消灭掉”。初五吃饺子叫“捏破”,意思是把家里破的、不齐的、不全的都给补上。
天气惹祸春节“三停”政府短信解释
地点:山东省威海乳山市
随着家里电器的停止运转,记者的老家威海乳山市在大年三十晚上进入了一片黑暗。在这场家人笑称是百年不遇的事件中,停水、停电、停暖气,让这个春节显得与众不同。这个夜晚,人们在惊诧、不解、一笑而过等心情的背后,一部部吊车、升降机和大量施工人员正在努力让进入“三停”的城区恢复正常。2月3日正月初一,很多人都收到了乳山市市委市政府发出的短信——受极端恶劣天气影响,供电线路出现低温覆冰现象,影响供电、供电、供暖。就在当天,水、电、暖已经陆续恢复正常,“三停事件”也在节日的气氛中悄悄成了浮云。
记者感受到,“三停事故”并没有给节日造成太大影响,反倒给春节里增添了一个话题。到了正月初一下午5时许,记者家及亲友家的水、电、暖都陆续恢复了,这个不愉快的事件很快就成了浮云。而事情的真相在当天下午很多人收到的一条短信里说得简明扼要——敬告:受大雾、低温等极端天气影响,腊月三十晚上7时30分许,我市部分供电线路出现低温覆冰现象,造成局部大面积停电,同时也影响到全市有线电视和市区、银滩供水供暖等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给市民节日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市委、市政府正组织有关部门全力抢修,敬请大家谅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