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走千听万”一年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0日06:31  解放日报

  心系群众贵在365天

  编者按:去年的春节,我们在头版头条报道了浦东新区千名干部“走千听万”、深入群众的故事。一年过去了,情况怎么样?这才是人们最关心的。今岁春节,我们又看到了他们走巷进村推开柴门的身影,更重要的是,在一年365天的平常日子里,“走千听万”已成常态,广大干部与百姓贴身、贴肉、贴心已成制度。

  心系群众不只是在逢年过节,千万不要到了年关,才想起百姓的忧乐,当然更不能将年节才有的“送温暖”,当成一种程式、一门功课甚至一场“秀”。心贴群众要贯穿365天,“走千听万”要持之以恒,要常态化——因为群众观点须臾不能忘记,基本群众一刻也不能脱离啊!这才叫群众路线,这才叫执政为民。

  心系群众要常态化,就要有制度保障。下基层要有制度,“结对子”要有考核,帮扶要有机制保证,排忧解难更要有落实的督查。尤其是对我们的广大干部来说,下基层也好,访贫问苦也好,其实都是一种最好的国情、市情、社情教育,更是一种生动的宗旨教育,这是不进课堂的“党校”,是不脱产的党性党风培训。我们对此,不妨也有“考学”的制度。总之要有制度,有了制度,才能确保持恒,才能防止一风吹,才能不让“神马”变成“浮云”。

  本报记者 何洛先 王志彦

  兔年首个工作日,浦东新区近千名处级以上机关干部,兵分多路,下基层给群众“拜年”。这一天,他们推开一扇扇村居的大门,走进一户户百姓之家,与当地群众聊家常、听意见、找问题,亲如一家人。

  “走千个居村,听万户心声”是去年春节后,浦东新区推出的一项群众工作创新举措。倾听群众呼声常态化,解决民生难题制度化,一年来,“走千听万”已成为浦东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倾听民意的“品牌活动”,形成了一套制度规范,破解了一批疑难问题,党员干部的心,也与人民群众越走越近。

  走出一份真感情

  昨天一早,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的小陈来到泥城镇航圆村,与居民代表座谈。从小在北方长大的她,已能大致听懂当地方言,这让她很欣慰。而去年此时,她曾遭遇过一场“沟通危机”。“那时第一次来泥城‘走千听万’,发觉自己完全听不懂当地话,甚至走进村民家里,看到女主人,都不知道该怎么称呼。”

  “我们很多干部,尤其是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就到机关工作,长期在高楼大厦里办公,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很少‘接地气’,与群众沟通交流的能力明显不足。”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告诉记者,开展“走千听万”活动的最大目的就是消除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的隔阂,到老百姓家门口交朋友、听心声、解难题,用“人来人往”代替过去的“文来文往”,靠双脚走出一份真感情,“这是党的宗旨所决定的,也是我们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的一种体现。”

  一年来,通过多次集中走访村居,浦东机关干部得到了很好的“基层锻炼”,很多人还成了百姓家里的老朋友。“将身子沉下去,让问题浮起来”,是浦东干部的一句口头禅。因为他们知道,百姓事无小事,只有真心为他们解决生活难题,群众才会将你视作亲人。

  北蔡镇“鹏海一居”紧挨着一条道路,由于路面略有不平,车辆晚上驶过,常产生震动而影响了周边的居民休息。在去年的一次走访中,新区环保局公用事业管理处处长陈茂林“听”到了老百姓的抱怨。虽然从技术标准上讲,这条道路建设合乎规范,但老陈认为技术不是唯一的标准,关键要看群众是否满意。回去后,老陈立即与区建设部门联系,落实改造工期。在施工期间,他还多次到工地了解情况,事后又专门打电话给居委会,听取他们对施工的意见。如今,道路平整了,小区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而陈茂林则成了小区的“编外业主”,经常被居民请来商解难题。

  有意思的是,经过一年的走访,如今“走千听万”收集到的群众意见一次比一次少,这又引起了浦东干部的警觉。大家分析后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容易解决的问题已经不多,剩下的都是难啃的 “硬骨头”,这就更需要干部耐着性子仔细倾听,认真解释。在这时,倾诉比投诉更重要,解释比解决更暖人,动真情才能解开百姓的心结。

  走出一套新制度

  每天早上一上班,浦东曹路镇新星村和星火村联合党支部书记张毅都要打开电脑,上政务外网看一看“走千听万”启动以来,村里居民所提问题的处置情况。通过互联网,他能第一时间跟踪热点问题,与村民沟通时更有底气。

  在浦东,“走千听万”并不是干部下基层“走秀”,而是一套完整的制度设计。听民声,更要解难题。“走千听万”收集来的众多民声,都纳入了网上工作平台。老百姓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所提的问题有没有被接收,有没有得到处理。即使问题一时无法解决,也能第一时间知道个中原由。

  “有了这样的互动机制,老百姓就有了盼头,他们相信‘走千听万’不是走过场,政府把他们当回事,把他们提的问题当回事。”张毅对此深有体会。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他从网上看到,村民提出的公交不能开进村导致进出需绕道3公里的问题,终于有了答复,有关部门承诺在年内解决这一“顽疾”,并提出了新的道路规划。老张非常开心,他说要第一时间告诉村民们。

  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将 “群众意见”归纳后上网公布于众,及时跟踪、反馈、督办、评估,浦东新区正在编织一张民生问题“管理网”,从制度上保证“走千听万”活动的常态化和实效性。

  通过查询平台,新区各级领导也能对各类问题“了然于胸”,及时掌握处置进程。更重要的是,基层干部和老百姓还可以在网上对问题处置情况大胆评分,对办事拖沓的部门给予“不满意”甚至是“很不满意”的评价,以起到监督作用。“经过一年来的探索,浦东‘走千听万’工作已纳入制度化建设的轨道,对工作职责、操作办法、评议方法作出了明确规定,浦东干部人手一册指南,人人心中有数。”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吴信宝说,在走访村居的过程中,浦东还不断地优化制度设计,将“走千听万”与“两代表”联系基层活动相结合,机关干部作为“两代表”的联络员,共同走访并联手解决难题;区委办创新了“借助社会组织对问题细化梳理”的路径;区府办针对一些疑难杂症,设立了多部门协同解决模式;区民政局则探索了项目制结对方式,给“走千听万”注入新的活力。

  走出一批好政策

  机关干部走村访民,不但要做“老娘舅”,还要破解政策难题,这是浦东“走千听万”的又一特色。

  在“走千听万”中收集到的大量意见中,有不少涉及民生的共性问题。对此,浦东采取“集中研究、政策破题、批量解决”的办法,通过政策效应放大,惠及到更多的老百姓。

  去年底,菜价上涨迅猛,很多地区的百姓都提到了“菜篮子”问题。是“头疼医头”,还是对症下药?新区商务委决定从政策角度着手解决,通过深入38个街镇摸清现状,发现了农贸市场建设与现行管理的诸多不适应。为此,他们重新拟定了《浦东新区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意见》,着重推进农贸市场紧缺区域的市场布点,对临时农贸市场既鼓励又控制,使农贸市场进一步回归公益性,新区老百姓“买菜难”有望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同样在走访村居的过程中,新区教育部门发现农民工子女因无法进入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而使得一些违规办学点有机可乘,这些办学点存在着严重的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等隐患。对此,新区教育党工委制订了系列解决方案,到明年6月,通过村镇或大中型企业提供园舍等方式,帮助农民工同住子女解决看护问题。到2013年6月,通过发动社会力量兴办民办三级幼儿园等,满足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需求。

  两区合并后,原南汇地区农民提出35条要求提高农保养老金水平的意见。区人保局积极回应群众这一呼声,制订了三年实现完全对接的社会保障一体化工作方案。经区委区府研究决定,通过农保养老金的差异化调资方式,最终实现原南汇地区和原浦东地区农保标准与水平的平稳对接。

  截至今年1月31日,浦东各部门共收到居村民反映的意见、建议6701条,已解决问题3136条,占46.8%,其中居村对641条已解决问题的处置情况作出了评价,满意率占86.2%。今年,浦东还将邀请社会组织对“走千听万”问题库进行分析梳理,把握问题的规律性,做到举一反三,加大批量解决民生难题的力度。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