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与“母亲”相依一家亲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0日07:48  东方网-文汇报

  

与“母亲”相依一家亲

  洪照生照顾95岁的沈曾静老人。沈竹士

  本报见习记者沈竹士

  “我要给老太太买部老人手机,去哪里买合适?”节日里,67岁的退休教师洪照生和儿子商量,准备给95岁高龄的沈曾静送一份春节礼物。“爸爸你就别操心啦,我去店里挑。”儿子一口应承下来。

  沈曾静和洪家并没有血缘关系,但洪照生已经奉养她近30年。去年底,洪照生因此荣获“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正月里,记者来到位于松江的洪家,感受这个特殊家庭的新春氛围。

  多造一间房,把同事迎进家

  跟这对“母子”聊天很有意思:洪照生兴致勃勃说个不停,沈曾静则坐在一旁不声不响。

  “母子”二人差异不少。一个原来住在市中心徐家汇,一个是佘山本地人;一个未曾婚嫁,孤独一人,一个膝下儿孙满堂,热热闹闹。

  1978年,家住徐家汇的沈曾静到松江凤凰山中学任教,与洪照生做了同事。当时已年过花甲的沈曾静在乡下举目无亲,一辆自行车把她和洪照生联系在了一起:每逢周末,沈曾静要回徐家汇,洪照生骑车送她到佘山汽车站;返校时,沈曾静先到佘山过夜,第二天再搭洪照生的自行车上班。洪照生说:“农村人大方,熟络了就对人好。那时我母亲还在世,星期天就留她在我家住,她们聊天解闷。”

  1983年,沈曾静退休,学校收回宿舍。她在徐家汇的亲戚也过世了。孤单的沈曾静收拾行李,搬进佘山敬老院。那年,洪照生打算盖新房,沈曾静问:“我能不能出500元,你替我多造一间房?”洪照生答应了。

  “老人一直觉得增加了我们的负担,心里不安。1990年,提出搬回佘山敬老院。她在那里住了10年,我每星期都带着吃的穿的和生活用品去探望。”

  2000年,佘山开建旅游度假区,洪家动迁到了中山街道茸梅苑小区。沈曾静很伤心,怕从此再没有人照顾自己。能不能带上老太太?洪照生说:“当时我不知道新房子有多大,只说,有条件我们就一起去。结果一看,新家有6个大房间,自然没问题了。”

  如果动迁时分的房子不够,还会带上沈曾静吗?洪照生说不出答案,只说彼此依靠已经成了习惯:“我把她当自己母亲。我们全家人一起出去吃饭或办事,从来不留她一个人在家。我们不能丢下她。”

  垫4层床褥、盖2层厚被子

  相处久了,洪照生最了解沈曾静的生活习惯。

  老人喜欢暖和,洪照生给她垫4层床褥、盖2层厚被子,床褥隔天就拿出去晒太阳。老人喜欢吃甜食,洪照生特地把粥煮厚,加糖,再入锅炒一下,带点焦香;吃粽子,咸肉粽也撒上白糖。

  沈曾静每月退休工资2700元,她掏出900元“伙食费”贴给洪照生。洪照生悄悄说:“我每月退休工资近4000元,还有儿子、女儿给我钱,要她的钱干嘛?收下来装装样子,哄她开心,转手再还给她呗。”

  洪照生学过木工、电工,沈曾静的房间里到处是他的“杰作”。为方便老人晚上起夜,他自己做了一盏床头灯,灯罩是黄颜色的,光线柔和不刺眼;床头装上两个开关,一个控制床头灯,一个控制收音机。

  去年一天夜里,沈曾静突然血压升高,洪照生立即让女婿开车送老人去医院。随后半月,老洪夫妇亲奉床边,陪沈曾静拍片、验血、化验。沈曾静说:“我已经95岁,总有一天要‘走’的,不想麻烦你们了。”洪照生赶紧安慰:“既然一起生活,我们就把你当母亲一样对待。”

  洪照生是松江区中山街道老年协会会长。30年悉心奉养一位老人,使他对街道、居委照料社区老人的工作更有经验。“有的老人并非孤老,子女却因工作、出国等原因长久不在家。比如,相邻社区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就一个人住一栋别墅。将来独生子女的父母退休了,独居老人会更多。”

  他说,居家养老,光有起居照料还不够,老人家最需要的是精神抚慰。“很多老人身体好、不差钱,但精神空虚。我们常想着怎么让他们生活得不寂寞。老人爱聚会、爱热闹,居委会就开辟了一间教室做书场,请评弹团来演出……”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