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间,总有一个身影戍守在滇池岸边———他把所有心血都耗在保护滇池上,为此倾家荡产并欠外债二十多万元;因为这种“偏执”,两任妻子先后离他而去,三个女儿离家出走;因为这种行动断人财路,30年间一次次受伤,有一次被人撞到山下,右手残疾、右眼失明。云南农民张正祥因持续30年的保滇行动被称为“滇池卫士”,入选国家形象片(2月8日《广州日报》)。
张正祥的故事既让人感动,又让人心酸。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说,公众参与环保的程度,直接体现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希望公众广泛参与环保事业无疑是值得期待的,但是公众参与环保的程度要受其认识水平、社会责任感与环保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如何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保事业,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靠几个环保卫士的呼吁与广大公民的意识自觉显然远远不够。这就需要环保等职能部门去引导公众树立环保意识、参与环保事业。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拿出发展环保事业的动作,让公众尝到绿色环保的甜头。同时也需要更多的部门与社会有识之士广泛参与,形成环保合力,把环保事业做好做实。
保护我们的家园,除了需要“滇池卫士”的执著以外,更需要企业主的利润血管里流淌道德血液,地方政府更要矫正污染政绩观,提高环保执法执行力,履行环保监管责任。如果各方责任到位,不用“环保疯子”30年悲情执著守护,用法律制度的力量也可以保护更多的“滇池”。
湖北刘凯玲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