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株洲讯(记者 张水湘) 随着农业生产逐步实现机械化,不少农具开始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为了留住这些传统工具,醴陵老农杨若明花了20多年的时间,收集了百余件古农具,“我想建株洲首个‘农具展览室’,让年轻一代不要忘记先辈们的劳动智慧”。他说。
近日,记者参观了杨若明的家,各种各样的农具堆满了房间,既有农业收获的农具,如谷耙、镰刀等;也有许多农业耕作、灌溉的农具,如脚踏水车、锄头、犁等;他还砌了一间过去农村碾米的加工作坊展示区。
62岁的杨若明是醴陵枫树塘村人,看到曾经为农业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生产、生活用具逐渐被人们淡忘,他萌发了将那些古老农具收集起来做收藏的想法。于是,杨若明开始走村串户搜集旧农具,目前,他已收集了各种农具和生活用具百余件。
随着收藏数量的增多,为了让更多的参观者了解这些农具,杨若明萌生了建一个展览室的想法,“这个农具展览室就像一本乡村农具的百科全书、一间传授传统文化的大课堂,让每一个参观者都能了解传统农耕文化,品味先民的聪明才智。”
醴陵市文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进一步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有效保护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遗产,醴陵正面向该市征集和收藏一批古老生产和生活用具。若杨若明的“农具展览室”能建成,对推动文物保护具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