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地 福建省武平县十方镇
家乡话
现在社会变化很快,很多好的东西都不被重视了,甚至忘记了。
希望通过找回这些老传统的东西,结合现在的社会,重建我们的伦理道德。
——家乡小学老校长
我曾经开玩笑地对朋友说:每次过年回家,都能听到家乡的“骨头”在发生裂变,发出“啪啪”的响声。
我老家是福建西部一个典型的客家山村。这些年,家乡的变化非常多,客家传统建筑土楼的逐渐消失、重“礼”传统的淡化等等。
这种变化常给我带来一种不安定的情绪。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一个地方———位于村中央的朱氏家族祠堂。
过去
祠堂曾被当成“四旧”
听父亲说,朱氏家族祠堂,已有数百年历史。那时候,族人每隔数年便会修一次族谱。“文革”时,“破四旧”,祠堂被推倒。
1971年,在原来祠堂的基础上,建起了礼堂。礼堂的格局跟原来相比,没有了片月池、天井等具有象征意味的建筑结构。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硕大的主席台,下面是观众席。后来,需要在礼堂里开的会越来越少,那里一度沦为仓库。
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所在的中和小学由于重建被拆除,我们搬到大礼堂旁边的村部上课,这个大礼堂便成了我们捉迷藏的好地方。
整个上世纪90年代,大礼堂的角色是尴尬的。一些村民见闲置这么大一块地方没有用,便把自家养的牛都关了进去,打成隔间,成了“牛栏”。
如今
希望找回老传统
2002年我离开家乡上大学,每次回家都会听到一些关于“不孝”的事情,儿女拒绝赡养父母。邻里之间也经常会发生口角。
村里的一些老人开始有了想法。2004年前后,他们发起重修族谱的建议,把废弃的礼堂翻修,把老祖宗的牌位重新迎回。建议得到了村委会的支持,礼堂又重新变回了祠堂,并按照原来老祠堂的规格进行了重塑。
原村支书朱象生说,这些年,村里人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开始对自身传统的东西重视起来。祠堂翻修的费用来自村里人的集资,“集资的时候都很积极,这在前几年是难以想象的。”
原来被遗弃的礼堂经过翻修以后,总面积近300平方米,在原来主席台的位置设置了族人共同祖先的牌位。
年纪大的族人说,现在每家有老人去世,都到这里来办丧事,祠堂专设了厨房,参加丧事的族人可以在这里一起吃饭。祠堂办丧事有特定的程序,倡导一种“慎终追远”的严格守丧的葬礼传统,通过这些仪式来提倡“孝道”。
同时,这些祠堂的牌位也供那些远道归来的族人参拜,提醒他们勿忘本,要追寻自己的根。现在,家族中只要有人生了小孩儿,都会选择正月十五来这里“添灯”,体现家族传统的一种传承。
原中和小学的校长朱京恩是此次翻修祠堂的主要参与人之一。大年初三,我和他一同来到祠堂。祠堂里,一些远道归来的朱姓族人在给祖先牌位烧香祭拜。祠堂上方,大书“忠”“孝”两字。
老校长说,现在祠堂由村里一名辈分高的老人专门管理,负责日常运作。在一些重要节日,他早早就把大门打开,迎接族人。
“希望通过找回这些老传统的东西,结合现在的社会,重建我们的伦理道德。”老校长说,这也是他的愿望。
□本报记者 朱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