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地 安徽省无为县
家乡话
收取修谱的捐款比以往各类集资款都好收。几乎没有推脱的,不少人都超额捐款。这是涉及子子孙孙的事情,不能不出钱。
再修祠堂意义何在?有人提出利用钱氏祠堂募集助学基金,资助考上大学的钱氏后裔,但目前尚未明确。———族人
正月初三下午,堂弟带我去看了一场戏。
露天戏台,剧目是庐剧《仁义状元》。在露天戏台前看戏,于我而言,已是24年前的事了。
这次再看戏,戏台已不是搭在村内,而是换到了无为县钱氏祠堂内。
钱氏祠堂是钱氏后裔集资捐建的,2009年落成后,去年和今年两次春节都请了戏班唱戏。有了祠堂,家乡人春节期间多了一个聚会的去处。不少外出的钱氏后裔,还会趁春节期间在此祭拜祖先。
连续几年回乡过年,我发现地处中西部的故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认祖归宗的观念在民间不断强化。老家兴起了一股续修族谱、兴建祠堂的热潮,仅我们泉塘镇就有钱氏、张氏、王氏、陈氏等十几个家族的族谱重修联络点。
生活变好
族人热衷建祠堂
无为县钱氏祠堂离我家约2公里,离我们村这么近,不是因为我们村全部姓钱,而是那个山岗上长眠着无为县钱氏的开基始祖。
听老家的人说,修建钱氏祠堂的动议始于2007年。
之前,我们那边各宗族的祠堂基本都已毁弃。2007年,无为县政府一退休多年的钱姓局长,萌生修建钱氏祠堂的念想,他首先将争取对象锁定在姓钱的官员当中,经联络,我们县曾任、现任局长的钱氏后人有10个。
此10人一拍即合。
但修建祠堂属于民间事业,经费何来?
可行的办法只能是钱氏后人捐款,他们10人商量后印刷了宣传资料,先在钱氏宗姓内征求意见。
没料到,我们那里钱氏家族对修族谱、建祠堂热情高涨,生活富裕了,都表示愿意捐款。
最后,商定的捐款标准是钱氏后人每人50元,五保户、孤寡老人免收。
乡情未改
有族人捐资55万元
负责过登记捐款的人说,收取修谱的捐款比以往各类集资款都好收。几乎没有推脱的,不少人都超额捐款,以户为单位捐款超过千元的大有人在。
这让我想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放露天电影时,每家收5毛、1块钱,往往都有人不愿意出。
与家乡故人聊天后意识到,人们对修谱捐款、建祠堂表现如此高的热情,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大家有种观念,认为族谱是“涉及子子孙孙”的事情,不能不出钱。
捐款热情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经济发展后,大家手头比以前宽裕了。
上世纪80年代,修族谱、建祠堂首先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浙江、广东等地拉开序幕,后向湖南、江西蔓延。
那时,地处中部的无为县还属经济落后地区,刚刚迈开外出打工的步伐。“天下保姆出安徽,安徽保姆出无为”,说的就是那个时代的事情。
20年过去了,外出打工依然是我们县民众主要创富手段之一,全县140万人口,有40多万人常年在外打工。
相比在本地致富者,经济实力更雄厚的人还属于第一代外出打工者,他们当中有些人今天已是身价上亿的老板、企业家。
此次修建钱氏祠堂,3名在北京、上海从事建筑行业的钱氏后裔就各捐资55万,捐款超万元的在外地经商人员就更多了。
为何兴修
学者关注祠堂现象
今年春节,每天都可见祠堂周边停放着外地车牌的车辆,春节回乡之际前往祭祖,或去看戏,重温久违的乡村文化。
“祠堂”,几乎成了春节期间各种场合少不了的话题。也有人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再修祠堂意义何在?有人提出利用钱氏祠堂募集助学基金,资助考上大学的钱氏后裔,但目前尚未明确。
不仅是钱氏祠堂,当地其他各宗族祠堂都面临这一问题,“为何修建祠堂?”
我想起早些年看学者曹锦清先生的《黄河边的中国》,他在上世纪90年代,就表达过针对乡村兴修祠堂现象的关注。
曹先生提出,土地家庭承包制下的农民,一方面,越来越多地参与市场交换,另一方面,各地乡村都发现重修族谱、重建祠堂的现象。
按照西方社会发展理论,这两种现象是不相容的。因为市场交换,本质上是两个独立主体之间的平等交换,是一种契约关系与契约组织。市场契约关系的发展与村落宗族血缘关系的淡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此长彼消。
“然而,在中国乡村社会,这两种现象却同时发展,故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曹锦清在书中写着。
十多年过去了,学者当年观察到的现象,依旧在中国大地蔓延。
□本报记者 钱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