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报讯 □本报记者 赵飞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出现了推荐免试研究生,按理只有优秀学生才能获得保研资格,可先生却要求,所有报考他的推免生,都必须和其他学生一样参加全国统一硕士生入学考试,拿着成绩单和保研单,他才肯收,就是担心有些学生名不符实。”
●“不能容忍弟子一丁点儿的学术偏差,这是先生的严厉所在;而明知不对,却允许弟子大胆表达,从不厌烦、耐心讲解,这又是先生宽容性格的最直接表现。”
“先生是一个很特别的人,在他身上能同时看到严厉与宽容两种性格的完美并存”,昨日,在谢老家中的灵堂内,仍面带哀伤的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李义天教授,不舍地看着谢老的遗像低声道。
李义天教授是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后,谢老招收的第一位研究生弟子,从1978年本科进校至今,他在谢老的带领下,不仅完成了本、硕、博的学业,更继承了谢老的衣钵,成为了我国江河泥沙问题研究专家。他动情地对记者说:“先生的言行,影响了我的一生”。
他说,在他的印象里,谢老是一位治学十分严厉的师长,要求学生做学问必须一板一眼,从不容忍或默许任何一点有失误,甚至就连谢老自己都说自己是个“古板”的人,以至于后来不少学生都怕面对他。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出现了推荐免试研究生,按理只有优秀学生才能获得保研资格,可先生却要求,所有报考他的推免生,都必须和其他学生一样参加全国统一硕士生入学考试,拿着成绩单和保研单,他才肯收,就是担心有些学生名不符实”,李义天说:“这只是先生治学严厉的一个缩影,在学术研究上,他同样丝毫不马虎。”
李义天回忆道,记得他还是谢老博士生的时候,有一次为一个学术论文中的问题登门向谢老求证,两人却因为观点不同再次辩论了起来,时至中午,谢老的夫人见师徒两人丝毫没有罢休的意思,便笑着去厨房为两人煮了两碗面端上来,谢老则热情地招呼他一起吃了这顿简单至极却倍感温馨的家宴。饭后,两人继续争论。“那一天为这个问题,先生与我足足较真儿了十余个小时……”想起这一幕,李义天似乎有些出神,他笑着说:“不能容忍弟子一丁点儿的学术偏差,这是先生的严厉所在;而明知不对,却允许弟子大胆表达,从不厌烦、耐心讲解,这又是先生宽容性格的最直接表现。”
他说,谢老对待学术问题的认真,可以从他编著《中国泥沙研究》这部书的过程中体现,这是一本全英文的学术书籍,整个编著过程中,谢老没有采用翻译,全部亲写亲译,为了查阅、学习一些专业词汇的准确英文表达,耗费了大量时间,而他之所以不愿采用翻译的原因则很简单:怕书中有些细节译得不准确,引人误解。这部代表着当时世界最先进泥沙治理研究理论的英文书籍刚一出版,便受到了全世界泥沙研究专家的热捧,对国际泥沙研究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看别人,要先看优点;用人,要先看别人的长处;视己,要先找到自己的短处!这是先生常对我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的处世方式,我至今仍时刻品味,受益无穷”,李义天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