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 炜
近年来,中国科研论文发表数量突飞猛进。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期刊论文数量已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然而,这些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有价值的论文极少。(2月10日《中国青年报》)
数量第一,质量却在百名开外,这两个颇具讽刺意味的排名告诉我们,现在发表的许多科研论文不少是毫无价值的垃圾。如果说产生这些垃圾是因学者学术水平有限倒也情有可原,最让学术界难堪的是,即便这些垃圾很多也是造假抄袭的产物。
在我国现行的学术评估机制中,学术论文是否发表和所刊媒体的规格高低往往是参评的重要依据。人的能力终归是有限的,我们完全可以想像,国外学者很多年才出一个成果,而国内很多科研机构和院校则要求教师学者年年出成果,而且是多多益善,发的论文越多越好,最终结果是,量是上去了,可质下来了。
和学术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学术论文的发表往往只重数量而轻水平。国外学者敢于公开自己的成果,拿出来让所有人看,保证不是假的有社会效用就行,所以他们更多的是将心思用在提高水平上。而国内发表论文过于强调是否发表和发表期刊的权威性,发的越多,发的期刊规格越高就越是高水平的象征,于是很多学者都把心思花在跟科研领导和核心期刊疏通关系上。这种做法无疑会导致高校教师和一些学者挖空心思搞学术腐败,不唯学术真假,只求论文发表。
在弊病不断的考评制度面前,一些政策和奖励办法更是让学者们急功近利,年年想出论文,年年要出成果。而一些评级权威部门也是乐得成人之美,他们深谙学术论文的“精神”,愿意拿人钱财替人“分忧”,这样做不但破坏了学术的严肃性,更亵渎了人们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和依赖,知识分子的信誉和尊严越来越被群众诟病。
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他们给社会提供的都应该是真知灼见,他们应该以自己的学术见地对政府决策和社会认知产生良好的导向性作用。如果只是为了寻求论文发表和个人晋升,任学术造假之风盛行,铺不下身子搞研究,那么对整个社会则是一种严重的伤害。
所以,对科研论文“有量无质”现象,学术界一定要痛定思痛,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从源头上找准问题,切莫让论文低劣之风败坏了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