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依泰山,北望京津,有一个平原县。
平原县,是任继愈故里,桃园结义地。马颊河蜿蜒流淌,诉说着三国时期刘关张的美谈,也见证了平原翻天覆地的古今历史巨变。
这是一片建功立业之地,新时代的平原人披荆斩棘,奋发有为,干事创业,求真务实,谱写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统筹城乡 凝聚社会共同福祉
“原来,农民工跟着企业走;如今,企业跟着农民工走。”
“既做政策的执行者,又做政策的创造者。”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历史进入了“十一五”与“十二五”的交汇处。此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城乡居民共同福祉,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
在此背景下,农村社区化建设在全国范围兴起,成为统筹城乡的一次探索。与此同时,围绕“农民上楼之后会怎样”的争论开始出现,一时间,“农村社区化向何处去”成为一道待解的理论课题。
与争论风暴的激烈不同,在统筹城乡工作上颇有心得的平原县,此时却显得颇为宁静——实践需要历史的检验,人民群众得实惠是检验的唯一标准,实干则是唯一的出路。
2010年7月12日,平原县坊子乡大蔡社区10万平方米楼房破土动工,今年5月,社区7个自然村2000余村民将集中居住。同时,与社区配套的“肉食鸡产业园区”也建了起来。目前,园内年产值突破10亿元,社区内1000多农民从中受益。这就是平原在农村社区化建设过程中的“两区同建”模式。
平原县委书记董绍辉认为,在“让农民住得上楼”的同时,必须解决“让农民住得起楼、住得好楼”的问题。为此,县里实行社区与产业一并规划、同步推进。提出“让每个社区都有主导产业、每个主导产业都有产业基地、每个产业基地都有龙头带动”,走活了“依托社区建园区、围绕园区建社区”之路。
目前,全县92个农村社区并建点全部启动,82个已开工建设;依托社区,建成蔬菜种植、民营加工等各类高标准产业园区76处,培植起龙头企业30多家,衍生出专业合作社520家,5.2万名农民成为“社员”。
“科学发展,关键之关键是把握规律。”县委书记董绍辉说,依据产业梯次转移规律,拥有丰富劳动力的农村社区,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舞台:“原来,农民工跟着企业走;如今,企业跟着农民工走。”社区的建成,为企业聚拢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而企业的入驻,又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致富的机会,可谓一举两得。
在平原看来,农村社区化建设不是要不要搞,而是怎样搞才能让群众得实惠。建设得好,农民既能致富,又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资源,甚至还可以解决部分“城市病”问题。平原坚持以城带乡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着力推进村庄整合、人口聚合、产业融合,提出了“抓龙头、带基地”、“抓千家,带万户”、“抓改革,促并居”等许多新的做法。
目前,全县92个社区并建点已全部启动,82个已开工建设,被评为“全省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县”。如今的平原,越来越多的农民走进工厂,按月领取工资;他们告别低矮的瓦房住进楼房,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日子;全县的中学合并进城,农村的孩子们也有机会到城里的学校读书……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在城镇。平原县围绕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制定了“一心(县城)、两极(两个中心大镇)、八镇、百区(100个农村社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编制完成了各乡镇驻地的总体规划和“一街两区”的详细规划,着力推进小城镇规划水平升级、建设标准升级、基础设施升级,实现了县城、乡镇、社区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一体发展。四年累计投资13.94亿元,小城镇建成区面积达49平方公里,1500多家民营企业和1万多户个体工商户进入小城镇生产经营,近4万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镇就业,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小城镇建设走出一条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新路子。
致力“转调” 积蓄发展强劲动力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工艺。”
“企业不消灭污染,污染就消灭企业。”
平原有一条著名的平安大街,这条“十里长街”经由立交桥穿越京沪铁路,将老城、新城与开发区紧密相连,成功突破地域空间的瓶颈,拓展开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发展过程中,“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就如同平安大街,为平原的经济社会发展构筑起崭新的格局。
县委书记董绍辉有一句名言:“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工艺。”平原围绕这一思路,大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实现了发展的新突破。
打造特色农业生产。坊子乡有个有机鸡项目,专门养殖北京“贵妃鸡”和广东“三黄鸡”,鸡苗从数千公里外坐飞机而来,住进占地240亩的养殖基地,吃的是美国大叶苜蓿和玉米,全部采用生态散养,经过6个月精心养殖方才出笼。此时,“贵妃鸡”便形如其名,羽毛艳丽鲜亮,形态精神漂亮,这样的一只生鸡每斤可以卖到40元,做成扒鸡售价可达近百元,利润相当可观。
平原正是依靠转调,创出了响当当的农业品牌。王杲铺镇是省级蔬菜生产明星乡镇。该镇依靠膨胀规模和提升品质两条腿走路发展蔬菜产业,黄瓜年交易量上亿公斤,菜农们下午采摘,次日黄瓜便可北上东北京津,南下广东福建,在全国黄瓜交易市场举足轻重。“杲牌”无公害黄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构建新型工业化体系。平原以“扩总量、提质量、谋跨越”的思路,构建“规模庞大、结构合理、管理科学、机制灵活、后劲充足、安全环保”新型工业体系。一是上大项目,2007年以来,投资过亿元的项目有103个,比“十五”期间多68个。二是搞大合作,积极对接央企、名企,史丹利集团等8家上市公司在此设立子公司,年创产值6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0%。三是抓大调整,着力改造、提升化工、造纸等四大传统产业,累计实施技改项目916个,投入改造资金180亿元,实现了由单一元素肥料向复合元素肥料转变,草浆造纸向木浆、生物制浆转变,酒水饮品向酒制品高端包装延伸,畜禽饲养向精深加工转变。
目前,全县工业总资产150.4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81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87家,利税过千万元的99家;高新技术企业36家,高新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8%。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36亿元,工业利税4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5.7%和48%。
近年来,平原县大力实施“商贸活县”战略,着力建设文化城、商贸城、娱乐城、不夜城。龙门街道办事处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政策优势、载体优势,把搞活新兴服务业作为安置居民就业、做大财政蛋糕、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的“重头戏”,通过招大商、联名牌,引进了300多家国际、国内影响力较强的连锁店,涵养了一大批“纳税群体”,同时也提升了整个平原县的商圈品位。如今,新世纪购物广场已成平原的好去处,若去购物,各类名牌云集,琳琅满目;若去休闲,有KTV和电影城,时下流行的歌曲大片娱人耳目;若去吃饭,各色餐馆集中,汇集南北口味,尽可以大快朵颐,吃个痛快。这正是平原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缩影。
平原站在转方式调结构的高度审视现代服务业,将其作为强县富民的重要阵地,着力建设商贸城、文化城、不夜城。围绕建设华北物流桥头堡、物资集散地、商贸文化城,2007年以来,累计投资14亿元,建设金街商贸城、民俗文化街,启动建设了列入全国100个战略装车点之一的铁路物流中心,规划建设了四大公路物流园区等8大商贸物流项目。
2010年,全县服务业实现税收1.92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年均增长19.7%。
繁荣文化 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让今天的建筑,成为明天的文化遗产。”
“群众利益安排不好,任何工程都不得开工。”
伫立平原的琵琶湾畔,看碧水一泓,琵琶一支,似有琴音悠扬婉转,诉说着嫦娥后羿的凄美爱情。当年,李商隐也曾置身于此,写下了“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著名诗章。
只可惜,李商隐错过了平原文化的许多。
在平原,刘备官至县令,后率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书写了生死不改的情谊。如今,平安大街一侧投资建起了三国文化公园,一步一景,演绎着三国文化的无穷魅力,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平原还走出了任继愈、任继周两兄弟,一个哲学大家,一个工程院院士。如今,任家祖业“通德号”兴盛依旧,其所处的民俗文化街则是一个重要文化项目,成为平原打造文化品牌、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
如今的平原,文化既成为陶冶情操、提升生活品质的精神食粮,又成为搭建舞台、与商共舞的有力依托。县里连续举办两届民俗文化艺术节,规划论证了三国文化城、相家河水库旅游开发、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等一批重点开发旅游项目,共吸引县内外游客80多万人次。王杲铺镇的农民文化艺术节已经连续举办了17届,每年冬闲时节举办,次年元宵节闭幕,拔河、扭秧歌、乒乓球,农民积极参与,热情高涨,该镇也被评为“农民健身全国先进乡镇”。
县委副书记、县长马善军经常感慨地说:民生大如天,关键在落实。
平原县加大民生投入,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创造性地实施了初中进城工程,投资2亿多元新建了4处县城中学,1.6万名初中学生全部进县城就读,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教育公平。投资近2亿元改建、扩建了县人民医院门诊楼、病房楼和17所乡镇卫生院,规范了228处农村卫生室,建成了“15分钟就医圈”。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受益群众达136.75万人次。
平原每年以“十件实事”为抓手,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累计投资20亿元,先后建设了一库(相家河水库)、一街(平安大街)、一路(德平连接线)、一园(琵琶湾公园)、四厂(城市第二水厂、污水处理厂、恩城水厂、张官店水厂)、两广场(三国文化广场、和谐广场)和6处安居小区。
倾力帮扶弱势群体关爱民生。健全了城乡低保、医疗保险、“五保”供养、住房救助体系,4年累计发放救助款5730多万元,救助14.1万人次,职工养老保险扩面9600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扩面1.9万人,建成廉租房460套,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了70%以上。
扎实推进平安建设保障民生。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理念,开展了县乡领导干部公开接访,推行了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周日公开接访制度,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发案率、群众信访量持续下降,连续三年获得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称号。
当我们细数平原,才发现这是一片全新的土地。峥嵘历史与古文化的交汇、绵延不息的传承,构筑了这个鲁北古城的特色与魅力。今天,沐浴在和谐的春风中,她正以前所未有的积极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自信满怀地接受世人的了解与认知。
平原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绚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