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作品中的村庄原型是陕西省铜川市的陈炉古镇。讲述的是一个烧制瓷器的叫古炉的村子,偏僻却又山水清明,村人擅长技工,却又极度贫穷。在“文革”中,他们使强用恨,争吵不休……
夜以继日,在双眼生涩的疼痛中,总算把《古炉》读完了。《古炉》是继《浮躁》、《废都》、《秦腔》、《高兴》等长篇之后,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又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力作耗费了他四年的心血。
《古炉》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陕西一个叫古炉的村子里,那是一个偏远、封闭、保持着传统风韵的地方。1965年冬天,村子的宁静被打破。在各种因素的催化下,古炉村被迫卷入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中。作者用真实的生活细节,把当时中国基层“文革”的历史轨迹展现在我们面前,“写的是古炉,其实着眼的都是整个中国的情况”。
“文革”如同一场噩梦,醒来之后仍然无法抹去记忆中的伤痛,如同《古炉》中的描写一样,很多人在肉体和心灵上经历了人情冷暖,经历了严酷与温馨的交汇,希望与绝望相杂。贾平凹曾坦言,“我的观察,来自于我自以为很深的生活中,构成了我的记忆。这是一个人的记忆,也是一个国家的记忆吧。”
“狗尿苔”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婆婆捡来的弃儿,从小被抱养,生活在古炉村,因人境逼仄,只得与动物、植物交流。这些荒诞的描写中折射出人性扭曲后的变态心理,单一的激情在现实的复杂的疆域里冲撞,以艺术反映历史的真相,将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融为一体,这是《古炉》的魅力所在。60多万字的长篇巨著,写作过程是非常不易的,这部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多次“停顿”,而且三易其稿。近60岁的贾平凹回到了最传统的小说创作,在宏大叙事、线性故事、大量细节、复杂的人物关系中对“文革”进行深刻剖析,对人性进行深层挖掘。著名评论家李星说:“贾平凹的《古炉》是一部最广阔、最深刻、最能表达他对中国社会认识的作品。”
“文革”作为一段特殊的历史正在远去,但它带给整个民族的灾难与悲剧及其巨大影响,却无法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古炉》揭示了古老的农村在特殊年代中特殊精神状态下矛盾的生活,他们使强用恨,争吵不休。人类精神完全失去了常态,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可以攀附,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栖息。人在“文革”的舞台上,展现着最真实的人性。在贾平凹的认知中,无论多么理想的意识形态,如果长期缺乏相应的物质基础的支撑,定会遭到现实的拒斥。这些悲剧的根源恰如他在序言中说:“贫穷容易使人凶残,不平等使人仇恨”。
贾平凹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感言中说:“有幸生在中国,有幸中国巨大的变革、现实给我提供了文字的想像,作为一个作家,我会更加努力,将根植于大地上敏感而忧患的心生出翅膀飞翔,能够再写出满意的作品。”正是四年的“潜伏”才把他的写作推向了高峰,使他的忧患心生出飞翔的翅膀。
社会学家马格利特说:“忘记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人的不幸是伦理的背叛,忘记与自己并没有多少关系的人类非正常死亡是道德感的丧失。”更重要的是,“我们倘若失去历史,还将失去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进步的机会。”贾平凹在《古炉后记》中也谈到了他之所以要写这本书,总结“文革”这段历史,是因为“‘文革’历史不应该被我们忘记”,反思历史,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这体现出一位作家责任感和深切的人文思想。
《古炉》
贾平凹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