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刚过,在解放军第107医院(烟台)又传来喜讯:医院被军区联勤部评为“基层全面建设先进团单位”,医院党委被表彰为“先进党委”。这充分说明,医院在全面建设和发展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得到各级领导和机关肯定和表彰。
新班子成立以来,医院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一手抓内涵建设,一手抓规模拓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为部队服务工作,实现了内涵建设和规模拓展的齐进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打造强势人才方阵
提升精湛技术品牌
2007年2月7日,新班子成立第二天,灯下。时利民院长、宋增文政委两位新任主官正跟政治处主任反复研究医院人才队伍结构:在院工作博士人数为0,科主任及高职干部平均年龄都近50岁,中青年骨干短缺,人才队伍严重老化……有着二十多年医院管理经验的时利民同志对人才建设有着深刻的理解:“竞争如战场,人才就是武器。一个没有武器的军人,上了战场也只能被动挨打!”看着一串串数据,宋政委的表情越来越严肃,时院长浓密的眉毛拧成了一个大大的结……
2月17日,会议室。新班子召开第一次常委会,整整四个小时的会议只有一个议题——如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谈到高学历人才短缺,隋友乐副院长说:“医院前几年送出去培养了6名博士,有的一毕业就要调动,调动不成就申请转业,一个也没留住。”宋政委语重心长,一语中的:“当一届领导,负几代责任,不培养人才,就是失职!”
人才不能流失:创造拴心留人环境!“我们生活很方便啊!”采访中,刚刚被引进的专家孙博士指给我们看:“院里就有公寓、食堂、幼儿园,院外还有个农贸市场。我家属的工作是医院领导协调解决的,孩子也上了理想的中学……看,那就是我家,80多平米!”他指着不远处的10号公寓楼说,温暖的阳光下,阳台上明净的玻璃熠熠生辉。
亲手栽下常青树,好引凤凰落梧桐。为了留住人才,三年来,第107医院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的好环境,解决了大部分专业人才的住房问题,家属就业和子女入学问题,使他们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
第107医院还先后采取多种方式,引进一流设备,打造硬件环境,力求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为了能打造品牌优势,院领导还分头奔赴有特色学科的医院,引进专业人才……
在党委一班人的不懈努力下,新班子成立第一年就实现了在院工作博士零突破。
能力不可欠缺:打造科研创新团队!医院是一株大树,经验丰富的专家就是输送营养的根系,中青年骨干是大树的主干,医护人员则是枝叶。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体现着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想要医院这棵大树枝繁叶茂,就必须创造优质环境,打造科研创新团队。
为此,医院在强化激励措施的同时,又采取了压担子的方法,帮助专业技术人才明确工作目标,找准努力方向,让每个人都有近期的和长远的目标。
第107医院每年都分批分期组织专业人才到体系部队进行代职锻炼,使他们从诊断常见病、多发病入手,打牢业务基础,提升诊疗水平。医院还返聘了20多名经验丰富的老专家,对他们进行重点帮带,以解决高学历人才理论丰富,经验欠缺的问题。
在用好现有人才的基础上,第107医院还非常重视专业人才再学习。三年来,医院先后选送10人攻读博士学位、35人进修深造,为医院的科研发展创新积蓄了力量。
近年来,医院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三等奖30多项,有力地助推了卫勤保障能力的提升。在苏丹执行维和任务时,医护人员采用创新成果成功抢救了一名心跳骤停20分钟的比利时士兵,并因此荣获联合国特殊贡献奖,展现了第107医院医护人员的风采。
最先吃螃蟹的人需要足够的勇气和智慧,第107医院在改革创新中同样遇到过重重困难。但是党委一班人想方法,找路子,抓重点,求实效,终于使得医院人才任用制度走上民主、公正的轨道。以前,医院曾经试行过部门领导民主竞聘制,却因为多种原因而终没能走开能上能下的路子,造成个别科主任任职已超过退休年龄,队伍相对老化。
资格不保险:公正公开竞选人才!新班子成立后,解放思想,打破常规,采取“公开岗位、公开人选、公开条件、公开竞聘”的方式,公平公正地选拔科主任,变“任命制”为“聘任制”。引进人才中,有5人成功竞聘为学科带头人。高素质人才为医院发展带来了活力。
竞聘上岗的消化内科主任蔡永国博士是专门引进的高科技人才。当初竞聘消化内科主任时,年轻的蔡博士还仅有中级职称,有些人对此心存疑虑,强烈反对,觉得把一个重点学科交到一个年纪轻轻的“非专家”手里,不够稳妥。时院长和宋政委则认为,蔡博士在竞聘中的表现充分说明了他的实力,他应该有能力做到最好。在跟蔡博士促膝长谈之后,党委新班子经过记分考察了解决定蔡博士担任消化内科的主任。他凭借精湛的医术、开拓的胆识、良好的管理创新能力,仅用1年时间就打开工作局面,并获得2项科研课题,科室发展蒸蒸日上。这不能不说是竞聘制顺利推行的成果。
医院现已拥有博士后3名,博士13名、硕士61名;全军专业委员会副主委1人,全军专业技术委员会常委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军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8人。高端人才催生技术创新。医院拥有全军第一个血管外科中心,他们在全国首例成功实施了肝硬化失代偿同时并发巨大乳糜胸、乳糜腹肝移植术,省内首例成功实施了一期肝肾联合移植术,均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先后开展的肝肾移植、断指(肢)再植、大面积烧伤救治、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肿瘤综合治疗、微创手术、介入诊疗、血液透析等一大批先进技术项目,均走在了业内前列,赢得了专家学者的肯定和赞誉。
坚持“科技兴院”战略
创建卓越专业品牌
2009年12月5日,雄壮的军乐声响起。来自总部、军区、分部及地方的领导为第107医院的国家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重点专科、全军创伤显微外科、济南军区肝胆外科举行了揭牌仪式。这标志着医院的学科建设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2007年以前,第107医院还只有一个全军肿瘤中心以及优生优育、骨科、血管外科三个军区中心,规模和内涵都与医院在医疗保障上担负的任务不相符。如何能又好又快地发展,党委一班人深入摸底,找准了问题所在。尽管拥有一支实力相当强的诊疗队伍,但是跟驻地其他医院相比,医院的门诊量并不尽如人意。
宋增文政委找到医务处董主任,说出了疑惑。董主任也有自己的看法:“咱们医院有的学科和专业技术在军内外很有影响,可是驻地老百姓不是很了解这些,因此,便舍近求远到外地求医。”“对!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品牌。”宋政委说。
有了奋斗目标,党委开始有序地组织科主任、护士长谈话,了解学科发展现状,听取他们对学科建设的意见建议,对重点学科进行“集体会诊”,力争“找准病因,对症下药”,确立了“分类指导、重点扶持、固强补弱、竞争发展”的学科建设发展原则,以求用重点专科的“龙头”带动相关专业科室的发展,实现技术效益协调发展。
分类指导。按照党委的要求,医院根据科室发展现状,将科室划分为重点科室、特色科室和普通科室三类,进行分类指导。肝胆外科、血管外科等属于重点科室,医院通过自身专题调研和聘请专家进行论证指导的方式,帮助他们制定了学科建设规划、明确了发展方向、建设重点和措施办法。烧伤整形科学科属于特色科室,医院通过引进设备、创设硬件,激励他们进行技术创新,保持特色技术的领先地位。2008年12月,肝胆外科被顺利批准为济南军区肝胆外科中心,并获得了国家肝移植技术准入。血管外科和优生优育技术中心顺利通过了军区的评审。
重点扶持。党委机关对肿瘤科等重点科室进行了专题调研,并邀请3名知名专家进行论证,以明确发展方向。为了改善硬件设施,促进肿瘤科的发展,107医院还投资800多万元建造了放疗楼。付出终有回报。2007年12月,肿瘤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国家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重点专科。
固强补弱。为了让强项更强,让其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医院对骨科进行了整合,将骨科细分为脊柱、上肢和下肢三个独立科室,分别设置科室负责人,施行独立的经济核算制度,使骨科各专业都得到了充分发展。皮肤科、呼吸科和心血管科发展相对缓慢,医院就从技术水平、设备投入上大力帮扶,补齐短板,力争达到最大效益。在学科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继肿瘤科批准为国家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重点专科之后,骨科也成功晋升为全军创伤显微外科中心。
竞争发展。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新党委班子提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指导思想,让各科室竞争中求发展,以发展促竞争。有些服务临床的普通科室,没有显著特色,第107医院党委一班人就专门成立小组,帮助他们理清工作思路,提高服务质量,加强自我发展能力,力争以精品服务创立品牌。尤其是对于感染科、理疗科等疗效不能立竿见影的科室,院党委要求他们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上,以“比服务、创品牌”为口号,用优质服务留住病号。
目前,第107医院已拥有1个国家重点专科、2个全军中心、6个军区中心,基本形成了设置齐全、重点突出、整体跃进的学科发展格局,实现了学科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展现在107医院面前的,是一条迈向又好又快发展的光明大道。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树立全新管理品牌
2008年前,第107医院尽管是个三级甲等医院,但从规模效益、运行方式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发展比较缓慢。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党委班子组建之初,党委一班人就决心一定要实现医院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为此,党委班子对医院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张东副院长任职时间最长,极为熟悉医院的情况。时院长和宋政委一起来到张副院长办公室,向他请教医院面临的实际困难。张副院长说:“我们医院地处三区交界处,并且政府正在对医院周边道路进行整修,交通不便,病号明显减少。另外部分科室设施老化,技术落后,再加上有的患者对医院不了解、不信任,使得周边的患者也流失了。”时院长问:“对于周边县市区的患者来说,我们的地理位置和价格还是有优势的吧?”“有的县市区还没有将我院纳入医保和新农合范围,患者治疗费用没法报销;而且我院没有被纳入120急救系统,就连附近急诊病号也存在流失现象。另外,从医院内部来讲,竞争机制不健全,活力不足,大家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张副院长的一番话,引起了两位主官的深思。
针对张副院长的提出的看法,院党委专门成立小组,各常委分工负责,制定方案,拿出措施,力争早日解决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问题。
时院长、宋政委及主管部门有关领导从此之后再也没休过星期天。他们东奔西走,加机制强军地往来,积极构建和谐的外部环境。具有拥军优属光荣传统的烟台市委、市政府,遵照“军地融合发展”的指导思想,在电力设施设备、经济实用房等方面给予了医院大力支持和帮助,为医院快速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市政府还将107医院纳入了120急救系统;他们来到各医保办,烟台市所辖县市区都将107医院首批纳入了医保和新农合定点医院;他们来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兄弟医院、新闻媒体……当地百姓对医院的了解加深了,患者越来越多。医术精湛的专家们也不负众望,妙手回春,进一步扩大了医院的社会影响力。有些患者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满意而归,从此成了107医院的义务宣传员。
医院党委提出了“创建节约型医院”的口号,号召大家节水节电,压缩消耗性开支。正当党委一班人踌躇满志的时候,新的困难又出现了。为了能将好钢用在刀刃上,最大限度地促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院党委要求减少耗能,节约资金。分管后勤的秦福荣副院长却满肚子的苦水:病房楼和宿舍楼一直以来都是由医院自己供暖,由于设备老化,损耗严重,每年都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供暖温度还是不能令人满意。每年冬天总有同志反映家里温度太低,老人孩子冷得受不了。偏偏党委还要求他尽量减少能耗,节省开支,不彻底改造旧的设备,根本不可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听完秦副院长的满腹委屈,时院长哈哈一笑:“我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至于怎么上,那就看你的啦!”
穷则变,变则通。苦苦思索之后,秦副院长打起了邻居——发电厂的“主意”。发电厂承担的“500工程”,负责市区大部分居民的供热,属于当地的一项民心工程,如果发电厂能够承担起医院供暖的工作,那就太理想了。打着双拥共建的大旗,秦副院长找到发电厂负责人请求支援。经多方努力,医院的供暖并入了发电厂的500工程管网,供暖温度提高了,还节省了上百万元的暖气接入费。同时,市电力部门对医院病房和经济实用房实施了“双电源”,并免除了部分配套费用。
第107医院开始着手对经济管理方案进行调整。本着按劳分配的原则,实行绩效管理,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工作效率自然大大提高了。
创设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和谐环境,还要有人尽其用的理念。你有多大才,我搭多大台。107医院给了专业人才充分发挥才能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创造收益。医院进行“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思想教育,让大家认识到医院的发展与个人的前途息息相关。将许多科室进行优化组合,每个科室都实行独立的经济核算,提高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打破了只有老专家才能主刀的模式,只要有能力,中青年专家照样可以挑大梁。中青年专家的工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人人都增强了责任心,手术量大幅提高。
有些科室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自身力量薄弱。为此,院党委积极探求科学发展新路子,开门办院,积极开展合作医疗,借别人的智慧为自己办事。第107医院先后对妇产科、感染病科实施合作,引进了大量资金和先进技术,解决了设备落后、人才不足的问题,科室效益大幅提升。
从改造软环境入手
塑造温馨服务品牌
作为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第107医院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服务宗旨,他们大力强化服务意识,提倡人性化服务,在医护人员中明确树立“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的服务理念,树立品牌服务意识,让患者在方便、舒适、安全的环境中得到有效治疗和康复。
医德医风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医院的生存与发展,20年前,第107医院就成立了医德医风领导小组,下设3个医德医风监察室,专人负责全院医德医风的全程监控工作。坚持入院患者填写入院协议书,出院时填写意见调查卡,将患者的意见及时反馈给病房和门诊,以便随时改进不足,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几年来,医院坚持开展“以病人满意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活动,在医护人员中强调观念的转变:即“变被动为主动”,坚持教育为主、预防为主,树立典型、常抓不懈的原则,对于反响较大的焦点问题,进行了整顿和治理。医院还先后向社会做出了8项承诺,与科主任签订了行风建设目标责任状,开展了“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争创零投诉科室”的竞赛活动。
第107医院还进一步完善服务配套设施,设置自动取款机、来院就诊人员餐厅等人性化的便民窗口,门诊各候诊室都配有舒适的休息厅,各楼层都有导诊员,为患者提供各种便民服务。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努力改善就诊环境,检查诊疗环境和住院条件,增添病区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医院先后投入上千万元资金搞基础建设和庭院建设,几年来,医院从各地引进百余种名贵花草植入其中,做到“春夏有鲜花、秋天赏叶果、冬天有绿色”,给患者提供一个整洁、幽雅的环境,从心理学角度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如今,在107医院,常会听到病人由衷地感慨:“在这里治病,就像疗养一样”。实施整体护理让医院形象日益生辉。1997年初,第107医院在胶东半岛最早实施了全新内涵的整体护理工作。开始积极探索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方法,以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满足病人各种需要为目的的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模式。通过实施整体护理工作,进一步密切了护患关系、医患关系,全面带动了各个环节服务质量的提高,整体护理就像医院的一张名片,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先进的护理模式、全新的护理服务声名远播,引来不少军内外的医院护理组纷纷来院参观学习。最近,医院为进一步为患者做好服务工作,又开展了“全程用心服务”活动,要求医护人员从第一次接触病人的开始,就必须做到“诊疗专心,护理耐心,时时用心”,详细为了使活动开展的卓有成效,深入人心,他们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规范了文明用语,并定期进行考核考评。
开展医疗扶贫,让特色爱心服务根植百姓心中。近40年来,第107医院始终发扬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响应上级号召,积极支持西部大开发,深入到偏远地区开展医疗扶贫工作。医院落实山东省“卫生强基工程”要求,对栖霞卫生工作进行长期帮扶。经过不断努力,已初步形成了包括选派专家下乡义诊、援助军内外基层医院建设、创建医院“扶贫门诊与扶贫病房”等行之有效的“立体化”工程体系。医院成立由著名专家、教授为主组成的医疗队,根据农村不同时期疾病的发病特点,每年派出20余批医疗小分队奔赴农村第一线。医院先后向烟威地区近39个市、县、乡(镇)派出支农医疗队180余批,正、副教授800余人次,往返行程7万余公里,抢救危重病人1800余人次,为近7万例患者进行了免费义诊。医院还利用巡回医疗机会,开展专题讲座、床边教学,介绍新技术、新知识,培养基层人才,为基层留下了一支“不走的医疗队”。医院还协助当地医院创建急需专科,先后与地方10余家基层医院、卫生所建立起了协作关系,并无偿支援医疗设备和药品近300万元。社会对他们医疗扶贫的评价是:“在各行业都追求经济效益的今天,解放军第107医院为百姓办这样的实事,真是难能可贵呀!”
全省卫生系统“十一五”发展成就展示
主持人:张中海 组稿:李义福
电 话:(0531)8262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