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医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1日06:10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孔令君

  “真的要修桥了,有人来勘察了。”

  昨天,当记者打通云南省福贡县 “索道医生”邓前堆的电话之后,他高兴地告诉记者这个好消息。邓前堆是福贡县拉马底村的医生,这个村子被怒江一分为二,仅有一条100多米长的索道连接村子两岸,怒江水急,峡谷极深,但邓前堆背着药箱在这条索道上来来往往已28年,为村民治病送药……

  春节期间,因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报道,“索道医生”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邓前堆“希望村子里修一条能通车的桥”这一朴实心愿,眼看着很快就会实现。不过,当记者找到邓前堆时,他个人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出名”而改变,还是忙着给村民看病,只有在出诊回家的路上,才有空与记者通话。而对话经常被打断,因为在回家的路上,还有村民等着他看病,或者拉着他唠家常。

  至今,邓前堆都不觉得自己做了多么伟大的事,不善言谈的他反复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医生”。

  百米溜索“掉下去就死定了”

  邓前堆这段时间很忙,因为当地昼夜温差大,不少村民感冒发烧。邓前堆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老医生”了,不少外村人也来找邓医生看病,因为“信得过他”。诊所一天要接待五六个病人,在诊所给病人输完液,邓前堆还要出诊去看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病人,有些村民住得很远,远离公路,交通不便,经常要绕着山路走上一个小时才能到达一户人家,若需要打吊针,邓前堆就在旁等着,陪老人聊天。

  昨天下午,他去了4个病人家,有些需要步行半小时,有些需要步行两个多小时,回到家已是深夜。

  新闻视点:你经常要翻山路出诊,最远的病人家得走多久?

  邓前堆:我们拉马底村共有1043位村民,分散住在怒江两岸的5座大山里,两岸各有3个生产队。村子东岸修有公路,交通相对方便,而村子西岸的病人若不能溜索过江,就需要绕一天的山路才能走到公路,所以一般小病他们不会去医院,需要我走村入户为村民打针送药。我家离诊所很近,只有1公里,但走到最远的村民家单程需要5个小时,天不亮就出门,到天黑才能回家。若是要给村民接种疫苗,我就和他们约好时间集中到各自的生产队,我挨个去,还有每三个月我会给全村儿童做个体检,走完全村要花七八天时间。

  新闻视点:每天都要溜索过江吗?是不是很危险?

  邓前堆:最多的时候我一个月得去对岸十几次。最近这几天没去,因为上个月底已经给村子对岸的孩子们打过疫苗,年初三也给对岸烧伤的开扒俄老伯换过膏药了。索道有100多米,距江面约有30米高,以前的滑板是木头做的,拴不紧掉下去就死定了,而且刹住时得用手,但铁索磨旧了,上面有“倒刺”,会把手刺烂。后来滑板改成铁制的,比较牢固,可是摩擦力比较小,不容易刹住。一次我因为速度太快刹不住,一下子撞到了对岸的柱子上,差点就撞死了,伤得走路都走不了。药箱里的玻璃注射剂也碎了不少,所幸剩了一个,刚好给人治病。我一年总要有七八次半夜到对岸出急诊,天黑不见五指,打着手电筒溜索是最危险的。

  新闻视点:听说你在全村“溜索比赛”中得了第一名,只需要39秒。

  邓前堆:我平均每个月都要到对岸出诊七八次,溜索溜熟了,有经验,便得了冠军。但溜索总是很危险的,我从小到大听过很多次有人在溜索时意外坠江。有了桥,我就可以骑自行车到西岸出诊,更重要的是,西岸的病人若得了重病急病,可以用车子送到外面的大医院去,西岸村民买东西也方便多了。

  治病救人“比自己赚钱更重要”

  两年前,邓前堆的工资每月只有100多元,而今工资提高到200多元。虽然收入微薄,但邓前堆常常为没有钱治病的村民垫付医疗费,“因为他们实在贫苦,可怜。”邓前堆说。渐渐地,他手上存了很多村民们的欠条,共计1000多元,在《新闻联播》播出后,这笔欠款已经由当地政府补偿。

  每月3日,邓前堆都要去乡卫生院订购药品,而购买药品的费用需要乡村医生贷款先行垫付,现在他还有7000多元的贷款没还。不过这段时间,他过得比较踏实,因为春节前就备足了常用药品。为何贷这么多款也要买药呢?“没有药,怎么算得上是个医生!”邓前堆说。

  新闻视点:你从18岁就开始当乡村医生了,当初为何选择这个职业?

  邓前堆:我中学毕业的时候,跟着别人去缅甸做生意,帮忙背东西,在缅甸感染了严重的痢疾,差点客死他乡。好不容易回来,在村里一个老医生的调理下渐渐康复。老医生问我想不想跟他学医、当医生,我非常高兴地答应了。过了十几年,村里让我当村干部,说是工资高一点,但我不想当,我只想多学点医学知识,给家人给村民看病。后来又有一位老乡从广东回来,劝我一道出去打工,说是可以赚很多钱,我考虑了一下也不想去,我觉得为村民减轻病痛远比自己赚钱重要,村子里的人平平安安就是我的心愿。

  新闻视点:乡村医生的工资并不高,生活得还好吗?

  邓前堆:还可以。我闺女28岁了,在四川打工,生活得不错。儿子25岁了,在家里帮忙干农活。我只担心我的老婆,去年干农活的时候不小心受伤,断了三根肋骨,到现在还不能干重活,去县医院治不好,更大的医院我们治不起。

  新闻视点:你当了28年的乡村医生,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经历?

  邓前堆:20多年前,我第一次翻过两座小山到一个村小组出诊,那附近有个边防部队驻守。半夜12点多,我还在病人家里,部队值班的同志来找我,说是接到一个电话,另一个地方有村民食物中毒,疼得在地上打滚,病情危急。我提起药箱拿起手电筒就往那村民家跑,路很远,我在深夜的山路上跑跑停停两个多小时,才遇到来接我的村民家人。他们看到我的时候很惊讶,问“邓医生你是飞过来的吗?”我赶紧给病人看病打针,后来才发现我的衣服完全被汗水浸透了,幸好,病人第二天就好转了。

  最大心愿“一直当一个乡村医生”

  这个春节,不少人被“索道医生”邓前堆所感动。在中央领导的关心下,目前,交通部和云南省已决定共同出资,建设拉马底村农用车吊桥;云南省将在“十二五”期间把全省的索道改变为能够通行机动车的桥梁;交通部表示,要加快改善西部贫困山区、边疆地区农村交通条件;近日,云南省卫生厅还通知开展学习优秀共产党员邓前堆活动……

  记者采访邓前堆的时候,他似乎还不大清楚这些因为他而发生的改变。他最关心的,仍然是村民们的苦乐。

  新闻视点:你现在成了名人,这个春节很忙吧?

  邓前堆:跟以前一样啊。诊所里有位女医生,但她不会溜索,没法去村子西岸出诊,所以从除夕到初六,都是我在诊所值班,只要有村民打我手机,随叫随到。我家离诊所近,大年三十老婆做好年夜饭,就来喊我去吃,吃完饭再回来值班。除夕夜那天很多村民生病,来了20多个病人。

  新闻视点:28年来你为不少村民治了病,因为你,村里也终于可以通桥了,村民们是不是特别感激你?

  邓前堆:当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为村里人减轻一点痛苦,哪怕为他们提供一点点服务,这本来就是我的心愿,并不需要别人感激。村民们也不会特别说什么感谢的话,就是有时候会怪我,说邓医生你怎么这么忙,每次出诊完就赶着要走,从来不留下吃饭。

  新闻视点:除了修桥,还有什么心愿吗?

  邓前堆:希望村子西岸也能有条公路,村民生活可以更方便一点。现在,我们村的村民已经全部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如果看病花了20元钱,约有10元钱可以报销,大部分村民都能负担得起常见病的医疗费用。就是我自己,还想多学点医学知识,特别是骨科,比如关节复位之类,因为这里山多坡陡,村民容易摔伤。还有他们采药割草时容易受刀伤,我也想学着治好伤病。我希望能够一直当一个乡村医生,直到干不动为止。

  【记者手记】

  他真的没有想过这些

  邓前堆并没有料到,他几十年来的一个“朴实的心愿”,因为中央电视台的采访而成为现实。邓前堆似乎也不知道,他因此成为云南省卫生系统乃至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的楷模。他更不知道,因为他的事迹,云南省计划将全省的索道改变为能通行机动车的桥梁。而伴随他几十年的怒江索道,也许不再是大山深处民生疾苦的标志,而将成为一个旅游体验项目,供游人寻求刺激。

  他真的没有想过这些,至今心心念念牵挂的,只是拉马底村能有一座桥。28年来,他所爱的、所关心的,是身边那些离不开他的村民。他所想的,就是有了桥,村里的病人就能快点得到治疗。

  当记者跟他说:“你感动了很多人,大家都要向你学习。”他只是应了一声,声音中并没有什么激动或者欣喜,然后真诚、反复地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医生。”他也从没指望上电视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当记者再三追问他的愿望,他才吞吞吐吐地说:“我家的房子是危房,不知能不能加固……这个要求我一直不敢提……”在他心里,个人利益并不值得过多追求,“当乡村医生到当不了为止”才是他心之所向,因为从中他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尊重和人生最大的成就感。

  他让我们触摸到质朴的心灵有多高尚,而在那些闪光灯照不到的地方,还有多少邓前堆这样的人?他们也许等不来光环,但有他们在,便有爱。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