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无奈:很多乞儿都是老面孔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1日07:03  新闻晨报 官方微博

  □晨报记者 陈里予

  根据上海市民政局统计,去年共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3631人次,这些孩子大多在父母或亲属的带领下,在街头、在地铁乞讨。在孩子的眼里,乞讨是利用假期体会赚钱辛苦,是帮父母养家糊口。

  市救助站:

  16名孩子等待家人认领

  在府村路500号的市救助站儿童救助中心,目前还有16名儿童等待父母认领。11个男孩,5个女孩,他们被分在男孩班、女孩班,在社工的带领下玩游戏、打乒乓、看电视……门口的救助儿童白板上,16名孩子的名字一一罗列,他们来自不同地方,有14个孩子的名字旁边已打了个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14名孩子已经找到了父母,春节后父母就会陆续来接,但是还有两人至今还没找到家人。

  救助站工作人员除了照顾他们,更多的工作是帮助这些没有父母陪伴的未成年人寻找家人。上海市救助站站长周政告诉记者:“为防止被冒领、冒认,所有来接孩子的父母必须凭身份证等相关证件来领孩子。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无力接回的,可由当地救助管理机构接回或护送返乡。”

  流浪乞儿:

  爸妈让他体会赚钱的辛苦

  说到乞讨,玩在兴头上的小田,脸上掠过一丝阴影,“我,再也不想乞讨了。”对于小田来说,乞讨,更多的意义是利用寒假来体会赚钱的辛苦。“爸爸妈妈说我花钱很厉害,不知道赚钱辛苦,就让我跟着姑姑、表弟表妹来上海。早上做寒假作业,晚上出来乞讨。一般在轨交1号线人民广场站到上海火车站站之间往返,最好的时候一天能赚100元。我的目标是赚到1000元,用自己的钱买台电脑,现在已经赚到近900元了。”虽然赚钱快,但小田不愿意再选择这种方式。他说,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问他为什么,小田沉思了很久也不愿说。

  16岁的金伟(化名)是成都人,被父母赶出家门后扒火车来到了上海,由于一直没找到工作,小金伟只能靠行乞度日,后来被警察送往上海市救助站。

  救助之难:

  很多乞儿都是“老面孔”

  在上海市救助站里,几乎每天都有流浪乞讨未成年人被送进来。在孩子被送进上海市救助站以后,没有父母陪伴的就被送进流浪儿童保护教育中心。去年全市共救助18岁以下流浪乞讨未成年人3631人次,其中市流浪儿童保护教育中心救助了600人次。

  让救助站工作人员无奈的是,很多被送进来的流浪乞讨的孩子都是“老面孔”,他们多在10岁左右,有的孩子甚至一年间被反反复复送进接出。送进来的孩子只知道是到一个地方和其他小朋友玩耍。因为流浪久了,很多孩子生活习惯很差,随便吐痰,甚至随意挥拳打架。在救助站的日子里,工作人员经常会问这些孩子,想不想像其他孩子一样去学校学习。这时,这些孩子都会流露出企盼的眼神。“对于乞讨,这些稚嫩的孩子,似懂非懂。父母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救助站儿童救助中心负责人魏庆春坦言,孩子都说不愿意乞讨。可是,当父母把他们接走后,他们却继续跟着父母过着乞讨的日子。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