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公务员的怠惰状态,最主要的指标,就要看他是不是真的愿意创造条件,开辟路径,让市民参与到对公务员的监督活动中来
□一语中的
郭松民
元宵节还没有过,南京市长季建业就发火了,他对公务员喜欢在机关内打扑克感到不满,“有些人还把打牌作为事业,还搞什么比赛”,明确表示“南京机关要禁止打掼蛋”(2月10日《扬子晚报》)。
应该说,市长急于改进机关作风的拳拳之心,我们不必怀疑。但是不是靠着这一纸禁令,就能够解决机关公务员的“作风形象”问题,实现季市长希望的“工作作风要更务实;工作节奏要更快;工作标准要更高;工作推进要更协调”呢?笔者却不能不怀疑。以往整顿机关作风的教训证明,尽管主管领导发了狠,真诚地希望改进作风,但往往收效甚微,即便有所改进也好景不长,吕日周在长治是这样,仇和在宿迁也是这样。
为什么会这样?人浮于事是一个重要原因,这可以通过精简机构来解决。还有一个原因是来自于监督的路径———对公务员的监督主要来自上级领导,也就是说,主要依赖自上而下的监督。以南京的公务员机关打扑克为例,可能市民早就对此多有怨言,但公务员“打掼蛋”依然故我,直到市长发狠才可能有所改善。
自上而下的监督为什么不容易收到效果?原因主要有三条:其一是力量不对称,以寡敌众。任何官僚机构都是金字塔结构的,越往上人数就越少,南京至少有数万名公务员吧?以市长一人之力如何能够监督得过来?其二是信息不对称,信息在体制内部自下而上地流动时,总是要经过层层筛选、过滤,越是高层的官员得到的信息就越抽象,高层官员很难准确把握下面的真实情况。信息时代的到来尽管使这一状况有所改善,但也不可能根本解决问题;其三就是上级对下级其实很依赖:一方面上级对下级有监督的权力,但另一方面,上级又要依靠下级来执行政策,因此也不可能过度“挤压”他们,这就使得监督的效果不得不大打折扣。
在我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还是要靠监督路径的改变,即要变自上而下的监督为自下而上的监督,赋予市民以监督的权利。由市民来直接监督公务员,可以解决力量不对称的问题,因为这是以多数人来监督少数人;也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公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何况他们往往还是直接的当事人;至于监督动力,就更不必说了,公务员怠惰,付出最大成本的,就是市民自己。
因此,解决公务员的作风形象问题,不能单靠市长发狠,禁止机关打扑克更非治本之法,只要他们无须对市民负责,天知道他们还会发明出别的五花八门的消磨时间的玩法?衡量市长是不是真的有决心解决公务员“什么事,多大事,不管我的事”的怠惰状态,最主要的指标,就要看他是不是真的愿意创造条件,开辟路径,让市民参与到对公务员的监督活动中来,否则的话,我们真的要问一句:禁了“机关内打扑克”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