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拜年、网上祝贺、家庭旅游……大过年也与时俱进出新意,但无论怎么变,快乐不变、亲情相同,红火、吉祥、幸福,是中国年的永恒主题。
翻出老照片,镜头中的人有点土,镜头里的物有点俗,但正是敬神灵、礼祖先、吃年饭、品汤圆、送财神、贴春联、挂灯笼、猜灯谜、赛大龙、放花炮、发红包、道吉祥等等土与俗的情境,才是中国年的味道。
正在变的时代,正在变的庆贺方式,让记忆中的年味更浓、更香、更让人怀念……
1972年春节,长沙县郊区农民组织舞龙队进城与市民们共庆新春佳节,烈士公园热闹非凡。唐大柏摄
这是1972年湘阴鹤龙湖农民新村的农民在购买大红灯笼时的情景。唐大柏摄
“形势天天好干劲日日增”。1980年望城县高塘岭人民公社农民高高兴兴贴对联,欢欢喜喜过春节。唐大柏摄
在平江县郊区每逢春节前夕有请财神回家和送财神上门的习俗,盼望来年发大财。唐大柏摄于1973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过元宵节时经常有民间艺人上街表演采莲船、踩高跷、舞龙等。这就是摄于长沙街头的划彩莲船,那时没有现在这么多活动,看的人特别多。柳建球 供照
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多人喜欢在家里自己磨湿糯米粉做元宵,虽然这种元宵没有馅,但做成甜酒汤圆很好吃,而且经济划算。罗斯旦摄于1987年元宵节前
1986年元宵,南门口好热闹:捏糖人的、转糖的、炸臭干子的,各种风味小吃在街边一字排开,小孩子们蹿进蹿出的,玩得高兴极了。罗斯旦摄
1989年春节,烈士公园游园灯会每天迎来了成千上万的游客。罗斯旦摄
1983年春节,中央电视台首播春晚,人们陶醉在春晚节目的欢乐气氛中,可零点一到,人们纷纷在门口放起了鞭炮,整个朝阳二村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罗斯旦摄
1991年元宵节晚上,我和爱人带女儿去烈士公园看灯会,我照了一组相片,因为是胶片机,闪光灯只能管人,不管景,艳丽的组灯在镜头里只有隐隐的一点亮光。柳建球供照
1996年春节期间,烈士公园举办了颇有新意的红伞游园会,数万顶造型各异的红伞让公园变成了红彤彤的花园。罗斯旦摄
1996年烈士公园元宵灯会,戏剧造型灯展成为当年一大看点。这座灯高达12米,为当时国内最大造型灯。罗斯旦摄
改革开放后的1982年,农村面貌大变样。春节期间,桃江县农村组织各种文艺宣传队宣传党的好政策。唐大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