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新春走基层
在广东,有一批“新客家”人,他们也深深地感受到“幸福广东”所带来的实惠,他们就是一群“三峡移民”。 勤劳的村民们用各种方式在努力适应、契合当地的发展与生活,有人说“这辈子过来了,就不想再回去了”。也有人给自己的孩子取名为“乔移民”。
2004年8月,来自重庆市万州区黄柏乡17户共59位移民,搬迁至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月堂村。为命名银洲湖畔这个特别添设的新村庄,当地政府的领导们想破了脑袋。后来他们用原迁出地金山村的“金”字,加上月堂村的“堂”字,称这个安置移民的新村为“金堂里”,也是希望他们能在第二故乡安居乐业。
走进移民村乔新立的家,记者看到屋里有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深红色的家具擦得干干净净,地上镶着瓷砖,房间里还配有电脑。“现在也安装了数字电视,可以随便选台”,乔新立的女儿乔清华说道。村长熊道生介绍:“现在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和城里基本没什么差别”。
乔新立的儿子乔波与当地姑娘小李结了婚。家里的饮食也已经广东化。采访时,儿媳小李正端着一碗山药排骨汤从厨房走来,“老火汤是广东的特色。”乔新立家还收到亲人从重庆寄来的腊肉和腊肠,乔新立的妻子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春节的团年饭必不可少的菜式。
在往移民村的路上,崖门镇边防派出所民警多次向记者提起村里一位叫熊德清的村民,“一定要上他家的鸽子房去看看”。
熊德清今年56岁,现在是移民村里的养殖大户,建了两个300多平方米的鸽场,养着2800多只白鸽,碰上好的年头可以赚一万多元。为了供养在兰州大学读研究生的女儿,熊德清还在附近的崖门镇电镀城基地做灰浆工,每月工资也有2000多元。
2004年8月18日,熊德清夫妇带着80多岁的母亲和上高中的小女儿来到崖门镇。他第一年就承包了村里的31亩地种植水稻。广东为平原地区需要机器耕种,熊德清为此学会了驾驶手扶拖拉机,但后因对当地市场和种植技术不了解,且移民村耕地地势低洼水渠不畅等原因,第一年里他的水稻和蔬菜受到洪涝的灾害。水稻种植受挫后,熊德清开始思考转变自己的方向。崖门镇是肉鸽养殖基地,2006年他开始筹建自己的第一个养鸽场。夫妻俩花了三个月时间建好了鸽房。他从中山市板芙镇购进第一批白鸽共398对,当年就赚了一万多元。
从种植户转变为养殖户,他向记者感叹:“这7年里最大的转变,就是成为一名真正的崖门人了!”
在七年前的那辆移民专列上,有一位刚出生1个月的小男孩———冉永俊,他出生于当时崖门镇移民队伍中人口最多的冉家。现就读于镇上的黄冲小学一年级,成绩优异。
搬迁那年,冉家四代共7口人来到崖门镇,分得两套住房。家里年纪最大的是82岁的冉爹爹,为中共党员;最小的孙子冉永俊仅1个月。2005年5月冉爹爹因病去世,是移民村里第一个葬在当地象鼻山墓地的老人。七年时间过去了,冉龙江的第二个孙子也已经在镇上陈业幼儿园上学了。
比起老家,冉龙江说:“这里家家户户现在都有冰箱、彩电、空调、电动车,市场靠得近,出门也方便,生活质量高了很多。”冉龙江还记得,以往老家做红白喜事都需要到隔壁村子借冰箱,“现在根本不用‘借’了,每家都有。”
现在,冉家的两个儿子都在当地昆益树脂厂做工,冉军任小组长,月收入3000多元;冉人才月收入2000多元,一家8口人其乐融融。
冉龙江说:“这辈子过来了,就不想再回去了!”
回想起移民村这些年来的巨大变化,村长熊道生说道:“所有的这些,要多谢政府和崖西边防派出所一直以来对我们移民村的关照和扶持,现在大家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羊城晚报记者王普通讯员 李国良徐旭宇实习生熊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