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凡凡,女,1950年10月出生,1968年4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省肾脏病研究所所长、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侯凡凡已在国际期刊发表论著42篇。曾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广东省“医德医风先进个人”、广州市“公德公益之星”等荣誉称号。被总后勤部授予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
时刻为病人着想
“能在门诊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让患者住院;能用便宜的药就绝不用贵的。”
与侯凡凡接触,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时刻为病人着想。1999年成为肾内科主任后,侯凡凡一直要求全科人员奉行两个原则:一是对病人态度不能不好;二是不能把行医当做牟利行为,不该用的药一样也不能用。侯凡凡要求科里的医生:尽量为病人省钱,能用一种药绝不用两种,能用便宜的绝不用贵的;此外,抗生素必须在病人真正需要的情况下才可以开。在南方医院,肾内科的抗生素使用率是最低的。这么多年来,有了这些原则,医患关系十分和谐。从1989年至今,南方医院肾内科没有发生一起医疗纠纷,保持20多年“零投诉”记录。
病人把健康托付给自己,侯凡凡深感责任重大。她说:“既然当了医生,就得当位好医生。”
搭起情感的桥梁
“必须用心感受患者的需求,和他们做朋友。”
在侯凡凡眼里,医疗这个行业实际上是服务型行业,无论医术多高明,服务好患者,用心去减轻病人的负担,让病人看病更方便,是每一位医生“应该做到的事情”。
患者常常抱怨,在一些医院“排队像春运,看病像打仗”。为了既解答病人的疑惑,又节省时间,侯凡凡想了一个办法:把病人经常会问到的问题,通过文字材料准备好,并打印出来,直接交给病人作为解释。这些常识性的资料包括《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饮食指导》、《如何留取24小时尿样》等等。
目前,医院为侯凡凡安排的日接诊量是40位患者。但对一些挂不上号却正在用药、有一定风险的病人,侯凡凡仍然会想办法专门为他们开辟“绿色通道”,把他们请到自己的研究室。为让病人就诊更方便,侯凡凡调整了肾内科的检验位置,让它离门诊较近。
侯凡凡的导师张训教授讲述了一个细节。有一次,一位肾穿造影剂过敏的病人突然休克,呕吐物从口中涌出。紧急中,侯凡凡俯身用嘴将病人的呕吐物吸出来。
刻苦钻研成果斐然
“中国有太多的患者,患者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目前,肾功能衰竭患者要生存,只能靠昂贵的透析治疗或肾移植。有一位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让侯凡凡刻骨铭心,这位患者了解病情并询问了透析费用每年要六七万元后,夫妻两人流着泪跪在地上,求侯教授用别的方法治疗。丈夫说:“我要是做透析,整个家就垮了,只要帮我拖3年时间,等我女儿考上大学,我死了都行。”看到患者痛苦无助的眼神,侯凡凡很揪心,她想通过临床研究,为改变这一现状提供根据。
在完成临床医疗任务的同时从事临床研究,是很艰苦的工作,侯凡凡调侃说:“我们是业余科学家。”十几年来,侯凡凡几乎没有节假日,除了临床工作,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一项接一项的研究中。她的办公室就是她生活的场所,毯子卷放在长沙发一角。累了就在那休息休息。虽然她家就在5分钟路程之内。对此,侯凡凡说:“中国有太多的患者,患者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侯凡凡和导师张训教授经研究发现,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结核感染率是正常人的6倍,而且70%的结核发生在肺部以外,延误诊治是这类病人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由于这个发现,目前经治疗的慢性肾衰竭病人有多达20%得以恢复正常工作。国内10余家医疗单位初步应用该成果后,病人感染率下降26%-30%。(粤卫信 张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