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正文
获得"最佳新闻线索奖"的三位市民(从左至右)张黄龙、马先生(由本报员工代领)、叶军(由其妻子代领)。
本报员工在颁奖晚会上抽中奖品。
一年为本报提供184条新闻线索,市民张黄龙拿到了本报的“最佳新闻线索奖”。2月11日晚,“新闻之夜”第二届“半岛新闻奖”颁奖典礼在海情大酒店举行。60余件贴近民生、影响较大的本报作品获得第二届“半岛新闻奖”。获奖者除了记者 、编辑外 ,还有三位一直支持本报发展的热心读者,本报为他们准备了一个特别奖项——“最佳新闻线索奖”,金、银、铜奖的奖金分别为3000元、2000元、1000元,其中举报平度流浪智障苦工的马先生获得3000元金奖。
责任成就梦想
作品记录2010风云变幻
2010年年初,本报举办了首届“半岛新闻奖”评选,60多件获奖作品记录了半岛新闻报道的年度亮点 ,彰显了半岛采编人员忘我的工作作风和卓越的工作能力。首届新闻奖的成功举办,明晰了半岛都市报“责任成就梦想”的文化理念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半岛都市报的新闻报道工作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取得了更大的成绩。
201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风云变幻 ,大事不断,面对上海世博会、南非世界杯、广州亚运会、玉树地震、云南大旱,以及青岛本地的海湾大桥、海底隧道贯通等新闻热点 ,本报均进行了全面关注。
通过提前策划、精心准备、派记者亲赴现场等方式,创新报道思路、创新活动策划,涌现出了一大批好作品、好策划,新闻采编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报纸的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其中,卧底黑心油作坊、暗访非法收油点等不少作品一经推出就被国内媒体和各大门户网站转载,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本届“半岛新闻奖”共设立最佳事件新闻、最佳人物报道、最佳服务新闻、最佳财经报道、最佳现场报道和最佳深度报道等22个奖项,每个奖项设立金、银、铜奖各一名。
业绩蒸蒸日上
高品质新闻为品牌护航
在颁奖现场,大众日报社社长助理 、半岛都市报社社长郑立波表示,有了高品质新闻内容的保驾护航,半岛都市报的业绩蒸蒸日上。
2010年,本报品牌价值增长至13.56亿元,再次上榜“中国品牌500强”。同时,半岛都市报的发行量稳中有升,2010 年以日均发行量112万份,最高突破115万份的骄人成绩名列世界日报48强。
此次“半岛新闻奖”得到了招商银行青岛分行等友好单位的赞助和支持。颁奖典礼上,招商银行青岛分行行长王纪全等嘉宾与本报采编人员共同分享了这一盛况。
王纪全说,多年来招商银行青岛分行与半岛都市报进行了友好的合作,双方的社会影响力都得到大大提升,他对半岛都市报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并希望半岛都市报能够多出精品,并表示以后将加强与半岛都市报的合作,实现强强联合。
据介绍 ,“半岛新闻奖”的设立,是半岛都市报加强“品牌建设、能力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宗旨在于进一步加大奖优力度 ,完善激励机制,提升办报水平和品牌竞争力。
一个电话救了“流浪苦工”
在“新闻之夜”第二届“半岛新闻奖”颁奖典礼上,获奖者除了本报的记者、编辑,还有三位一直支持本报发展的热心读者获得了“最佳新闻线索奖”,金、银、铜奖的奖金分别为3000元、2000元、1000元。
获得金奖的是市民马先生。2010年9月23日,马先生向本报独家报料,数名智障男子被强迫在平度田庄镇一作坊内干活,还经常遭到虐待。在马先生的指引下,记者两个月内进行了三次暗访,逐渐将事情的真相了解清楚,并独家将事情的内幕披露了出来。之后又进行了后续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使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可以说,是马先生的一个电话,解救了这些流浪苦工。当晚,应马先生的要求,由本报员工代他领取了这个奖项。
市民张黄龙先生也是本报的一位热心读者,2010年,张先生先后为本报提供了184条新闻线索 。也就是说,平均每两天,张先生就会打一次本报的新闻热线 。“这样热心的读者,让我们感动,更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所肩负的重任 。”本报总编辑张辛向张先生表示由衷地感谢。
此外,出租车驾驶员叶军师傅,虽然每天的工作很忙碌,但这并没影响到他关注周边小事的热心肠。2010年,叶师傅为本报提供新闻线索 70余条,本报记者据此采写的文章有数十篇。当晚,叶师傅的妻子代其领取了“最佳新闻线索奖”铜奖,获得奖金1000元。
文/本报记者 成跃文李兵 图/记者 张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