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监狱的外籍犯人(灰衣服)自己动手包饺子过新年
外籍犯人(灰衣服)学习包饺子
热腾腾的饺子下锅了
我省首次披露外籍服刑人员在锦江监狱服刑情况
在四川省,锦江监狱是司法部批准的省内唯一关押外籍犯人的地方,到目前为止,这里还有数名外籍服刑人员在押。
外籍服刑人员在中国监狱里服刑情况怎样?他们平时怎么生活?他们的管理和一般服刑人员有何异同?
昨天下午,华西都市报记者走进四川省锦江监狱,首次向外界揭秘外籍犯人的服刑情况。据了解,这是四川省首次披露外籍服刑人员在锦江监狱的服刑情况。
入乡随俗过中国春节
昨日下午,锦江监狱数名外籍服刑人员、3名生活卫生科服刑人员围在一张长方桌旁包饺子、捏汤圆,他们一人揉面团、一人擀皮、其余人都在包。
“由于监狱有刀具管制规定,饺馅原料由狱警剁好,再交给服刑人员调制。”锦江监狱生活科狱警李少忠说,监狱定量供应每名外籍服刑人员水饺4两、汤圆2两,按一般食量推算,吃饱已绰绰有余。
3名生活卫生科服刑人员负责教外籍服刑人员包汤圆饺子。大多数人刚开始包的汤圆是“露馅”的,饺子也“胖瘦”失调。生活卫生科服刑人员亲手示范,言传身教10多分钟,外籍服刑人员终于学会擀饺皮、包汤圆了。
包好后,外籍服刑人员凑成一桌,有人下饺子、有人倒橙汁,有人兑调料,大家边煮边吃,下了好几锅。
和妹妹通越洋电话
昨天下午,某东南亚国家领事馆工作人员来到锦江监狱,探望在这里服刑的60多岁外籍服刑人员阿甘。
领事馆工作人员带来了服刑人员母亲亲手缝制的手套和枕头套,并带来了阿甘弟弟、妹妹及三个儿子联名写的家信;监狱方面也通报了阿甘的服刑情况及身体、心理情况。
阿甘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是他最高兴的一天,他已经3年多没有接到家人的书信了。这次能看到家人的亲笔信,他非常感动,摸着信纸半天舍不得放下。阿甘还在狱警的监护下,在监区外和远在南洋的妹妹越洋通话。
“有个别外籍服刑人员在中国内地没有亲人,监狱出于人性化考虑,向相关部门申请拨打国际长途,在确保通讯安全、监听到位的情况下,使其能与家人联系。”夏恒介绍。
借最多的书,是汉语字典
据锦江监狱戢洪副监狱长介绍,四川省锦江监狱是司法部批准的省内唯一关押外籍犯人的监狱,西南五省的男性外籍犯人大多集中在这里。外籍服刑人员的日常管理和一般服刑人员没有什么差别。为了方便管理,监狱方面将这些犯人都集中在一个监区。
学语言外籍犯人用汉语交流
据监区教导员邓浩介绍,自2004年开始收押外籍服刑人员以来,锦江监狱先后关押了多名外籍人员。和国内服刑犯人不同的是,外籍服刑人员入狱时汉语普遍说得不流利,日常交流比较困难。监狱里有图书馆,每次借书时,外籍服刑人员借得最多的是汉语字典。
为帮助外籍服刑人员适应新环境,监区里成立了互监小组,选取一些服刑人员和外籍人员一起组成互监小组,教他们说汉语,帮他们参与日常管理。目前在锦江监狱里服刑的外籍服刑人员基本都能用汉语交流了。
针对外籍犯人的饮食习惯,监狱采取了一些差异化的管理方式。外籍人员吃不惯中国菜,监狱最大限度地照顾他们的饮食习惯,在总伙食经费不变的情况下,外籍服刑人员每周四加餐一次,每次多加点鸡蛋、猪肉、鸡肉等荤菜,最大限度地照顾他们的饮食习惯。
肚子疼聋哑犯人用双语卡“说话”
锦江监狱第三监区教导员邓浩说,“相比其他人,外籍服刑人员话少一些,而且纪律性很强。”收押的外籍犯人中,他印象最深的一名东亚国籍的聋哑犯人。刚来锦江监狱时,这名犯人的管理是让监狱最头痛的事——聋哑人,又看不懂汉字。
为解决这个难题,监狱方面和犯人所在国的领事馆沟通,用该国
文字和汉字帮该名犯人写了100多张卡片,让犯人随身携带。如果犯人肚子不舒服,就掏出标注有“肚子不舒服”双语字样的卡片;如果犯人想吃饭了,就掏出标有“肚子饿,想吃东西”双语字样的卡片。
就靠着这种原始的笨办法,监狱方面解决了这名犯人的日常管理
问题。后来,监狱又发现该犯人有自闭倾向,又教他打乒乓球,用运动疗法治疗他的自闭症,还教他打篮球,培养他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2008年,该犯人的母亲来锦江监狱看他,看到从前自闭的儿子居然完全变了个样,激动得当场给狱警下跪。
学手艺刑满释放时已是园艺师
2011年1月17日,东南亚某国籍服刑人员库尼服刑期满。出狱前,锦江监狱为他买了一身全新的羽绒服,并赠送他部分帮扶金。库尼离开锦江监狱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回国后要当一个园艺师。”
实际上,库尼在服刑前完全不懂园艺。2004年转到锦江监狱后,库尼开始对图书馆里的园艺书籍很感兴趣。锦江监狱三监区教导员邓浩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及时引导库尼自学园艺,征得上级同意后,还将监区里的绿化带养护工作都交给库尼打理。
从书上学了理论,又有绿化带养护工作来练手,库尼的园艺水平提高很快。锦江监狱副监狱长戢洪说:“整个锦江监狱里,绿化带和各
种花卉这几年从来没有生过病,养护得一直很好,库尼功不可没。”
到后来,除了绿化带,库尼还负责监区里假山的养护,还负责打理几个养鱼池里的观赏金鱼和锦鲤。库尼越干越有劲,还教同监区的其他服刑人员管理绿化带和假山。库尼出狱后,现在管理绿化带和假山的就是库尼带出来的“徒弟”。
由于服刑多年,库尼与家人已经失去联系。离监前,库尼特意找到监狱方面说,想回国后在靠中国边境的地方开个园艺店,养活自己,却苦于没有启动资金,非常烦恼。为此,锦江监狱特意从帮扶基金中拨出一笔钱,赠送给库尼作为创业启动资金。
新闻背景
锦江监狱创新“八个一”措施
今年春节到元宵节之间,该监狱针对外籍服刑人员先后开展了“八个一”活动,分别是:一场针对个人的个别谈话、一次与家属的亲情通话、一次与该国领事馆的情况通报、一次年度改造情况告知、一次监狱长专场接访、一桌外籍犯人的节日餐、一次对困难外籍犯人的帮扶救济、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娱活动。春节期间,外籍犯人一起包饺子、煮汤圆、自办联欢晚会……过了一个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春节。
华西都市报见习记者曹一莎摄影杨涛
延伸阅读
文化冲突拒绝理发非洲犯人像拼命的公牛
“管理外籍犯就像你们做记者,每一天都是新的,总会有一些让你意想不到的问题冒出来,叫你目瞪口呆。”1月19日,东莞监狱二监区探访监区长朱曙光向记者讲述了外籍犯在监狱的那些事,很多故事都让人目瞪口呆。
文化冲突拒绝理发
2006年6月,坦桑尼亚人丹尼斯在广州环市路一酒吧打人致伤,获刑3年半,被送至东莞监狱服刑。
根据中国有关法规,犯人必须剃光头,令监狱理发师没想到的是,当他准备给丹尼斯剃头时,犯人像公牛一样暴跳如雷,大声嚷嚷着从椅子上跳起来。原来,根据丹尼斯家乡的习俗,只有族长才有资格给他们理发。
两个月后,当理发师再次给丹尼斯理发时,他接受了。在满是光头的监狱里,惟独他一人扎着一缕一缕的小辫子。每当集体活动时,其他犯人都盯着他看,窃窃私语甚至公然嘲弄,这让丹尼斯渐渐接受了必须理发的规定。
朱曙光说,各种各样的文化碰撞不可避免,“理发事件”不过是冰山一角。
警察爆粗向领事馆投诉
东莞监狱关押的犯人中英美加等发达国家犯人数量相对较少,但却令警察印象深刻。
2001年,一位年轻的警察在同一名加拿大犯人谈话时爆出一句国骂“他妈的!”这位英国犯人不动声色地将警察的警号,骂人的时间、地点、原因统统记了下来,打电话告诉加拿大驻华使馆领事,使馆于是向外交部发照会。外交部则将此事反映给司法部,层层追究下来,让东莞监狱感到压力很大。
各国法律理念的差异,也让警察管理犯人颇费周折。不少外籍犯刚进监狱时,都不愿接受劳动改造。他们的理由是“法院只判处我们有期徒刑,没说要参加劳动啊。”朱曙光说,这与中国犯人的想法截然不同。
据《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