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媒称FBI调查中国黑客案 学者表示不排除是蓄意炒作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2日07:21  环球时报 官方微博

  据2月12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 “中国黑客攻击西方能源公司”一事11日继续发酵。有消息称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已介入调查。欧美媒体也爆出更多“精彩”细节,包括:“黑客窃取能源公司高管的笔记本密码”、“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攻击来自中国”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查道炯教授1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不排除西方媒体为此事附上戏剧化色彩,进行蓄意炒作。这部分体现出西方对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担忧。“他们的动机是给中国企业抹黑,让中国企业在竞标时承受巨大的公共关系压力。这一事件与以前的谷歌案类似,被赋予国家安全方面的想象力。”

  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美国电脑安全和防病毒公司迈克菲10日发表报告,声称至少5家大型石油及天然气跨国公司成为“中国黑客”的受害者。该公司称,从2009年11月起,黑客们发动数波网络隐蔽攻击。攻击地点位于中国境内的多个城市。这些攻击通过美国的互联网服务商和荷兰的服务器集中到一起。

  报道进一步披露,攻击行为主要是入侵哈萨克斯坦、希腊、美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油气企业高管们的个人电脑,窃取一系列密码,利用密码绕开防火墙,进入公司网络,实现信息盗取。英国《金融时报》称,攻击行为“似乎是由一个人数为12人或更少的小组发起的”。

  迈克菲首席科技官库尔兹表示,“黑客感兴趣的是油气田投标和运营方面的财务等信息,这些信息高度敏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能促成或破坏数十亿美元的合同”。美联社和《金融时报》称,美国FBI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但FBI女发言人珍妮-希勒表示,该局意识到油气行业面对的网络间谍活动威胁,不过她不能证实或否认是否采取了具体的调查行动。1

  上一页12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网络技术专家1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从英美媒体报道的黑客攻击手段来看,这个问题首先不是黑客的问题,而是他们的软件设计安全漏洞问题。报道提到的一些黑客工具不仅在中国的地下论坛有,在其他国家的互联网上也“满街都是”。用如此低端的手段攻击不像蓄意所为,更不像专业的、有组织的商业间谍的行为,倒像是一般的木马行为。所谓的攻击地址来自中国,有可能是外国组织或个人控制的中国地址,用它作为中间桥梁进行攻击。

  查道炯认为,此事是之前西方炒作“中国间谍”、“中国黑客”的延续。目前的报道还只是“有机构怀疑”、“正在调查”,尚无正式结论。另外,国家之间因为竞争的原因相互有工业和商业间谍的行为也很正常,西方国家也用同样手段对付中国。只不过看谁的保护墙建得更高。(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陈一鸣本报记者 段聪聪)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