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87岁的市民梁积芳老人辗转来到制造局路市慈善基金会的捐赠点,从口袋内拿出了两张100元,“代表自己,也代表另一位有爱心的老人,各捐100元。”
春节以来,已有数百人前来捐款。
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
记者在市慈善基金会捐赠登记本上看到,许多孩子在父母带领下或由父母代表前来捐款。今年读小学二年级华龙翔小朋友,昨天将春节期间拿到的500元压岁钱捐了出来。“已经8年了,每次都是妈妈领他来。”市慈善基金会捐赠点工作人员刘虹美感动地说。王奕霖小朋友今年读小学一年级,从2008年开始,爸爸就以他的名义来到市慈善基金会捐款,每次2000元到3000元不等。日前王奕霖爸爸又一次来到市慈善基金会捐了3000元。他说:“我相信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
留下特殊的生日纪念
记者发现,许多老人喜欢选择特殊的日子或年初前来捐赠。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市慈善基金会奉贤区分会办公室来了一位客人,他就是81岁高龄的费仲潮老先生。这天,老人捐了2000元人民币。
费老和老伴原来都是纺织厂的技术员,子女不在身边,现双双入住奉贤区一家养老院,每月生活费需缴4100多元,这是他们每月退休金的数额。2月12日是老伴陈凤仪的80岁生日,为了留下一个有特殊意义的生日纪念,他们把省下的2000元捐了出来。
市民沈人杰已连续10年代表女儿、女婿、丈夫、外孙捐款献爱心。今年春节期间她与女儿、外孙又一次来到市慈善基金会,捐款25000元。她说:“自己的日子好过了,要想到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助人为乐是自己做人的原则。”
农民工和外籍人士踊跃捐赠
在捐赠登记本上,记者还看到了农民工和外籍人士的捐赠记录。李辉是一名在上海打工5年的农民工,他也来到市慈善基金会捐赠点,捐出了200元。他说:“尽管自己在上海打工赚钱不多,但上海这片土地给了我赚钱的机会,我要感谢上海人民,所以捐200元,表表自己的一点心意。”
陈福棋先生是马来西亚人,在上海某公司担任财务总监,他也是市慈善基金会捐款的常客,每两至三个月,他都会委托他人来市慈善基金会捐款,这样的善事已连续七八年了。今年春节期间,陈福棋又委托他人捐了5000元。
本报记者周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