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预测,中国微博用户的井喷式增长将出现于2012年、2013年,市场也将进入成熟期。网民对微博的关注和热盼,其背后蕴含着全新的文化意义。(人民日报海外版2月9日)
看到《人民日报》引用的微博市场将进入成熟期的信息,我下意识地看了看我的微博界面,到现在还特别标注是“测试版”。测试意味着摸着石头过河,测试版是网络产品正式上线的必经程序,意味着这是不成熟、不完善的版本。按理说,微博步入成熟期必将摘掉“测试版”的帽子。
一般来说,测试主要是检测网络产品的自身性能,测试过程中查缺补漏。换句话说是一技术活,技术成熟了就正式上线了,未必要等到市场也孕育成熟了,网站可以靠微博来盈利的那天。就拿新浪微博来说,从2009年8月开始内测至今,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贴上“测试版”的标签的。去年忽然有一天,门户网站的微博纷纷提示这是测试版,大半年过去了依然还在测试。手机等终端能上微博了,各种针对微博的应用软件的推陈出新,使玩转微博越来越先进便捷了,那微博要测试到哪天才算尽头呢?真要到传说中的2012年“世界末日”,还是到2013年1月4日所谓的“一生一世”?
作为一个微博的测试者,我感到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有时突然搜索不到某个用户或某个话题,而这个热点话题也许你刚刚还参与讨论了。但这不是技术缺陷,反而是符合国情的变通策略。判断一个新生事物成熟不成熟,往往不是自己就能说了算的。前几天,央视春晚屡次提到微博,现在人民日报也肯定微博全新的文化意义,称赞“微博的崛起是中国改革开放、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这能不能算微博得到官方认可的信号呢?
微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上述人民日报的报道称微博“给予普通民众平等的话语权;创造多功能虚拟聚合社区;对社会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提供社会判断的思想参照系。”然而微博具有的这些功能,恰恰是我们社会急切需要,也相对缺乏、不成熟之处。
或许有的网民(包括带V的意见领袖)还不成熟,有时在微博上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谩骂,不负责任地传播虚假信息,不分是非地蜂拥而上;或许平等话语权的制度平台还不成熟,弱势群体难以表达利益诉求,言论也受到诸多限制;或许我们的法律还不成熟,言论是与非的界定不清晰,突破维稳思维的秩序还未建立……可以说,与微博配套的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都尚处于“测试版”。“测试版”的微博要是一直和社会“软硬件”不兼容,很难达到真正的成熟。不兼容反应太激烈,微博难免会先天夭折。可真要是等到万事俱备,恐怕微博的“测试期”真得遥遥无期了。(普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