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童曙泉)民政部昨天发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规划指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形势下发生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自199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国老年人口年增速达3%,是同期总体人口增速的5倍多。截至200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67亿,占总人口的12.5%;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1899万,占老年人口的11.4%。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15亿,约占总人口的15%;2020年达到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
面对老龄化社会,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经难以满足需求。目前,我国户均规模3.16人,较改革开放之初的4.61人下降了31.5%。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结构变化使其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对专业化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
另外,我国城乡老年人失能、半失能率达到19.6%,其中城市为14.6%,农村已超过20%;需社会服务机构照料的老年人数量达3000万人之多。由于现代社会竞争的激烈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中青年一代正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无暇也无力照护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这只有通过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来解决。
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三个有机部分组成。《规划》要求,到2015年我国将基本形成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规模适度、运营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直接新增养老服务就业岗位500万个;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健全。
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增加日间照料床位和机构养老床位300万张,实现养老床位总数翻一番;改造30%的现有床位,使之达到建设标准。
社区养老层面,将重点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城市社区达到基本覆盖,农村社区达到半数以上覆盖。
《规划》透露,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资将以地方投入为主,鼓励社会捐资,中央予以适度补助。原则上,在中央支持的项目中,中央补助东部地区不超过总投资的30%、中部地区不超过总投资的50%、西部地区不超过总投资的70%。
《规划》还指出,新建的小区要统筹规划,建设养老服务设施,闲置的医院、学校、企业以及各类公办培训中心、活动中心、疗养院、小旅馆、小招待所等设施资源可改造用于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