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消息 楼下有个小吃店,卖粉丝,我从未光顾过,但每天中午总有不少人排队购买。前天,我领着一朋友也去排了一回队。我说:“每天都有这么多人排队买,想必这里的粉丝很好吃。”但刚吃第一口,我和朋友几乎异口同声道:“味道相当一般,还不如隔壁家。”
这件事本小得不能再小,但一个奇怪的问题却在我脑海盘旋:我为什么要去排队买粉丝?答案在昨天该朋友拉我去看他本不怎么想看的《非诚勿扰2》后有了点眉目——看电影前,朋友说:“都说《非诚勿扰2》不错,去看看吧。”看完电影,朋友说:“这部电影相当一般,但不管怎样,钱都掏了,这对于宣传方来说就足够了。”
联系吃粉丝和看电影这两件小事,我突然发现从众行为原来是如此普遍,并在自己身上反复上演。不知道粉丝到底味道如何,单看很多人排队就认为粉丝不错,并加入其中,便是从众。光听一些朋友说电影好看,便欣然前往,亦为从众——一些人便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来达到高票房的目的,电影好坏且不说,但一定要热炒,制造轰动效应,等到群众竞相传播、议论、参与之时,票房往往只是时间问题。
从社会角度看,从众有消极从众和积极从众,好坏是非不一而足。但具体到个体,每一次从众都对个人有所影响,如何在趋利避害的前提下作出是否从众的准确抉择,这实在需要智慧。例如看到很多人争相购买并不合自己口味的粉丝时,自己是否也要盲目购买?
也许有人会说,这种从众也是没有办法的,不去吃粉丝怎么知道合不合自己口味呢。如此理解从众明显有点偏,从众不仅是与他人一样地行动,更是个人受他人行动的影响。粉丝固然可以吃,但是否一定要在人特别多的时候去凑热闹呢?是否在饥肠辘辘之下弃隔壁人少的店面而花时间去排队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换而言之,为什么不在人少的时候去吃粉丝,为什么不在不受舆论影响的氛围中去看电影?判断从众的关键正在于,当你脱离群体时,你的行为和信念是否仍保持不变,抑或依然坚持自己对某种事物的真实看法。
当然,以上谈论的从众往往源于信息影响。诸多社会学家通过各种实验表明,人们之所以从众主要有两方面影响:规范影响来自于人们希望获得别人的接纳;信息影响来自于他人为自己提供事实证据。应该说,这两种影响都普遍存在,例如入乡随俗这类规范影响,此语境下的从众往往很有必要,因为只有“按照大多数人的做法去做,大家才会说你好。”(富勒《格言集》)信息影响则常常显得很微妙,当我们难以决策时,从众程度也较大,这便反映出信息的影响力。例如我们上街买东西,看到某店面人数越多越喜欢往里挤,这常常并非喜欢看热闹,而是人多的局面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信息:这店面肯定有吸引人的东西,不然何至于这么多人去买——信息影响力往往作用于情境模糊不清之时。这是最关键的变量,决定着人们在多大程度上会以别人作为信息的来源。当你不确定什么是正确的反应时,你将最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你越是不确定,就会越依赖他人。
进而言之,从众一般表现为顺从和接纳。顺从是表面上与群体一致而内心并不赞同;接纳则是不仅在行动上而且在信念上与社会压力保持一致。在我看来,规范影响下的从众,接纳通常比顺从要好,例如面对交通规则,如果我们不在信念上接纳,很容易出现“从众效应”:当一人不顾红灯快速横穿马路,接着另外一位紧跟其后,最后其他人鱼贯而过。所有的人都违反了交通规则。
相反,信息影响下的从众,接纳恐怕比顺从糟糕。例如当大家都在说某部电影好看时,自己看后明明感觉不咋地,却跟着附和说好,久之,只要大家说某部电影好,自己也理所当然地称好,进而丧失了自己的评价标准。在我看来,本性之真纯因从众而渐逝或锁闭时,如此从众是一种悲哀。
◇ 本报评论员 邓子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