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不忘谈生意
春节期间,记者一家三口来到巩义市的岳父家拜年。中午席间,妻弟宋蛋儿不时走到饭桌旁的沙发上接打电话。岳父担心女儿女婿受到怠慢,连忙解释说,宋蛋儿是在“谈生意”。
早几年,宋蛋儿在北官庄村办起一家机械厂,生产各类机械设备,但是节前厂里露出“用工荒”苗头。几家南方企业来村里招聘工人,开出的条件很诱人,给本地中小企业冲击不小。宋蛋儿苦笑着说,早些年招用工人,每日工资50元就能招到不错的,现在涨到每天80元。
不过话说回来,厂里聘用的都是周边村民,农忙时节家里地里都顾得上,这就是本土企业的优势。宋蛋儿决定,正月十五前去郑州劳务市场物色部分外地农民工,改善工人结构。
宋蛋儿笑着说:“今年过节,我每天都忙着给员工拜年,与技术骨干和老员工敲定年后用工意向,这才是正事儿。”②6
(本报记者 谢建晓)
小宋的新决定
“到哪儿打工不是问题,问题是哪儿方便顾家、哪儿有利于个人发展!”2月12日,家住上蔡县的宋园园对一脸困惑的弟弟宋朋辉说。
宋朋辉春节前在南方当保安。春节后,新婚的妻子想让他到东北搞建筑,父母劝他趁年轻学一门技术,而他自己还对广州保安公司的邀请电话时不时地心动。
姐姐宋园园通过网络得知家乡上蔡县去年有10多个投资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建成,今年新增用工需求2.5万多个的信息,让她坚信朋辉在家乡打工比在外面强。
“你到这些厂打工,既能学技术又能顾家,听咱叔说工资不比南方低,生活条件也不错,你不妨也去看看。”
“那中,家门口能挣钱我还往别的地方跑啥哩!”宋朋辉作出的决定让一家人都很高兴。②8(本报记者 曾昭阳本报通讯员 宋永亮)
三里营村豆腐香
2月12日,宝丰县肖旗乡三里营村豆腐加工户王玉坡家的作坊里热气腾腾。王玉坡一手端着石膏水,一手提着木铲在缸里点豆腐。
王玉坡介绍,这几年来,他的豆腐坊每年产量达到5万多公斤,仅去年以来磨豆腐纯收入就达到5万元。同时用豆腐渣饲养肉猪,收入也在2万元以上。近年来王玉坡发现薄豆腐很受群众喜欢,他就改进传统的豆腐压制技术,采用8条布单把一个豆腐分成8层压制,结果制成的薄豆腐每公斤多卖一元钱,并且供不应求。
“做豆腐虽然辛苦,可俺也挣了不少钱,近年来俺花30多万元为三个儿子新盖了三处宅。”王玉坡得意地介绍。
“像王玉坡家一样,三里营村豆腐加工户有160家。”该村党支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全村每年生产豆腐300多万公斤,纯收入达到311万多元,仅此一项,豆腐加工户人均纯收入就达到4860元。此外,村里磨豆腐、生豆芽的多了,还带动部分农户做起了大豆、绿豆购销生意。②11
(本报记者 马禄祯 通讯员王长河 贾志琼)
打工仔转身成老板
在武陟县三阳乡,提起“明星打工仔”孙方明,大家无不竖起大拇指。从打工仔到老板,孙方明完成了一个“华丽转身”。2月8日,记者采访了正准备启程返回北京的“大忙人”孙方明。
2004年,孙方明到北京打工。3年东奔西走的打工生活锤炼了他。
2007年,孙方明凭着打工积累的经验,在北京中关村开了一家IT公司,自己做起了老板,专门做交换器等网络设备。孙方明懂经营、会管理,将公司打理得红红火火。2009年,他在北京五环内买了一套房子安了家。现在,他的公司在中关村已经小有名气,家乡有50多名年轻人进京成了他公司的员工。
“一说起打工仔,人们往往想到的都是在城市里干装修、送水、刷盘子的力气活。我也是想通过我的努力,让这些年轻人能够掌握些技术,让他们不再只靠卖力气挣钱。”孙方明说。②6(本报记者高 超 本报通讯员 李骏鸣)
家门口就业
2月8日,在唐河县产业集聚区人力资源市场,早早地挤满了前来应聘的人。
“现在该集聚区已入驻企业97家,这次我们举办的大型人才招聘洽谈会就吸引了80多家企业前来应招。”县人才交流中心主任谷峰介绍。
总投资23.5亿元的台湾永茂集团(唐河)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我们计划招800多人,短短两天,就报名200多人。”
2009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的郑延丹说:“今年春节长假期间,看到家乡的企业发展非常快,便萌生了在家打工的念头。”郑延丹手持刚签的合同告诉记者,“我已经与一家企业签订了用工合同,月薪2000多块,虽然和在外地打工相比工资少了点,但离家近,既能照顾父母,又有种归属感。”②6(本报记者 田宜龙 本报通讯员 杜永轩 李琳)
图①2月10日,三门峡市人力资源市场针对农民工举行节后春季外出务工专场招聘会。⑧3孙 猛 摄
图② 2月12日,企业招工人员正在洛宁县东宋镇宣传动员招工。用工不足使许多企业直接来到农村,掀起了招工大战。⑧3本报记者王天定 摄
图③ 2月12日,汤阴县启动农民工专场招聘服务活动,来自当地47家用工单位提供5000余个就业岗位。⑧3张志勇 王静 摄
图④ 2月10日,平顶山伟太纺织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职工正加紧生产。该公司为多家国内外知名公司加工运动帽,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⑧3姜涛 贾志琼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