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位于济南市最北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物产资源。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一直是经济欠发达县,卫生条件差,群众看病难。近年来,商河县卫生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目标,不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县医疗卫生、公共卫生、医疗保障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取得全面进步,圆满完成了既定目标,全县卫生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回眸“十一五” 卫生展风采 百姓得实惠
商河县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吕兴福介绍:“‘十一五’期间,我们主要抓了关键的四个大方面,想方设法让百姓受益。”
——抢抓机遇,借势发展,全面加强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基础建设。2006年之前,商河县卫生基础设施落后、设备老化等问题十分突出,成为阻碍全县卫生事业跨越发展的主要瓶颈。2006年以来,商河县委、县政府将加强基础设施作为推动卫生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2006—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全省实施“1127工程”和“360工程”建设项目,高起点、高标准完成了全县12所乡镇卫生院改貌建设任务,累计投入资金5000万元,新增业务用房面积3.6万平方米,X光机、B超、血球分析仪、心电图机、救护车等医疗设备配备齐全,卫生院整体面貌焕然一新;2007年8月,总投资1.2亿元、建筑设计14层(地上13层、地下1层)、面积2.6万平方米的县医院病房楼通过立项审批,2009年建设完成,2010年6月份投入使用,极大缓解了县级医疗机构住院拥挤问题;2008年,根据省市村卫生室建设规划部署要求,全县共规划标准化村卫生室256所,至2009年底,所有规划村卫生室全部按照“统一图纸、五室分开、‘六化’(地面瓷砖化、房屋顶棚化、院落硬化、厕所水冲化、外墙涂料化、庭院绿化)”高标准建设完成,基本诊疗设备配备齐全,并全部通过省市达标验收,全县标准化村卫生室比例达到100%。2009年以来,抓住中央扩大内需重大机遇,先后建设完成贾庄、沙河、张坊、怀仁4个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和怀仁、龙桑寺2个卫生院病房楼及县中医院病房楼建设项目,累计投入资金3200万元,新增业务用房面积1.7万平方米。通过上级政策支持和自身努力,几年来,全县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为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预防为主,监督并重,积极构建公共卫生防护屏障。近年来,由于各类公共卫生事件频发,为公共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工作中,商河县卫生局围绕上级工作部署要求,从基础工作做起,强化责任落实,扎实推进工作落实。一是基础免疫工作成效显著。深入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以“县”为单位规划内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各类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二是重大防疫工作成绩斐然。加强对重大传染病的实时监控,强化防控措施,努力提升应急防控能力。在近几年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疫情防控中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全县未发生任何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三是监督执法工作持续加强。坚持依法监督,文明执法,深入开展医疗市场、食品卫生、职业监督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保持高压态势,切实将各类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四是妇幼保健工作不断深入,全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9.94%,孕产妇和儿童系统化管理率分别达到99.55%、91.92%。依法加强对《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出生医学证明》规范使用率达到100%。五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新建公园、实中、富东、银河4处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配齐人员设备,城区居民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加强队伍,提升能力,深入实施卫生强基工程。一是实施卫生人才建设规划。立足当前抓引进,建立卫生人才公开招聘的长效机制,2007以来,结合全县统一人才招聘计划,借鉴公务员考录办法,连续四年公开招聘专科以上卫生技术人才224名,其中本科189人。84人分配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目前全县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35名,较2007年前增长了15个百分点。放眼长远抓培养,针对各医疗单位高水平卫生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依托上级医疗机构,先后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培训活动,着力培养卫生技术人才。2009年,探索开展了师徒带教培训工作,从5所市、县医疗机构选拔了32名德艺双馨的医学专家聘为带教老师,在全县乡镇卫生院选拔一批好学上进的青年同志作为培养对象,采取拜师学艺、一对一带教的形式进行培训,周期为三年,效果十分显著。探索实施高起点集中脱产培训工作,2010年5月份,联合省立医院举办了“山东省立医院—商河县卫生局临床医师培训班”,计划连续3年,依托省立医院技术优势,为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培养150名优秀技术人才;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分阶段、分批次组织各医疗机构中层以上干部,到章丘、东阿、宁阳等地观摩学习,在医院管理方面收获了宝贵经验;重视乡村医生培训,借助全省乡医培训网络平台,以乡镇卫生院为基地,以“三基”知识、慢病及农村常见病防治为培训重点,全县742名乡医每年人均培训时间不少于300学时,通过持续“充电”,乡村医生业务水平普遍提高。二是创新开展承办帮扶行动。2006年,在市卫生局支持帮助下,先后由市中心医院、市立三院、市中医院、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分别承办白桥、龙桑寺、殷巷、怀仁、贾庄、许商等6所卫生院。承办以来,上级医院视对口卫生院为其“分院”,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帮助其完善基础设施设备,并下派管理和技术人才帮扶开展工作,2010年将承办帮扶工作延伸到所有卫生院,促使受援卫生院基本服务功能短期内迅速恢复,服务能力全面提升。2010年,12所卫生院门诊人次达到26.5万,实现业务收入3200万元,与2009年同比分别增长33.6%和41.2%。省领导先后对承办帮扶工作作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发挥优势,惠及民生,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一是巩固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6年被列入省级新农合试点县以来,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实施,全县农民参合率和受益率逐年提高。2010年全县参合农民为51.7万人,参合率达到99.97%,农民人均筹资额达到130元,全年累计补偿合作医疗基金7308万元,受益农民48.63万人次。推进新农合信息化建设,与全省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并网运行,实现了出院患者费用实时结报。进一步扩大新农合受益面,累计将125所标准化村卫生室纳入村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参合农民看病就医更加方便。二是深入实施“光明行动”和“爱心行动”。关注弱势群众,积极组织开展社会救助行动。自2008年以来,连续三年实施了以救助贫困白内障患者和先心病患者的“光明行动”、“爱心行动”,累计为350例白内障患者和26例先心病患者实施了医疗救助,总计减免各项手术治疗费用150余万元,受到广大患者和人民群众普遍欢迎。
展望“十二五” 为民再造福
吕兴福说:“通过过去五年的努力,商河县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和进步,面对‘十二五’,商河县卫生局将围绕‘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推动全县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围绕“一个中心”。把握政策机遇,紧紧围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扎实落实五项重点改革工作,促使全县医疗卫生、公共卫生、医疗保障等各项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抓好“两个重点”。坚持将硬件软件两手抓,加强基础项目建设,积极争取落实县人民医院门诊楼、公共卫生综合楼、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等重点建设项目;加强内涵建设,突出抓好核心制度落实,促进行业科学规范发展。
——强化“三项措施”。一是加强督导考核。以督导考核为抓手,强化动态监督检查,强力推进各项制度落实。二是坚持文化引领。强化从业人员宗旨观念,重视特色品牌建设,按专业和属性分类打造具有鲜明特点的卫生文化品牌,引领行业发展。三是鼓励科研创新,出台优惠政策,激励人才开展学术研究,推动卫生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开展“四项行动”。一是实施“素质提升行动”。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依托上级医疗机构,深入开展师徒带教、卫生支农、高起点集中培训、管理人员挂职培训、乡医培训等人才培养措施。二是“健康促进行动”。提升基层公共卫生工作服务能力,深入开展传染病防控、预防保健及慢病干预工作,强化公共卫生知识宣传与普及,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三是实施“高效服务行动”。对全县医疗、公卫、新农合、行政审批等卫生信息资源进行统一整合,构建覆盖城乡的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实行网络化管理、一站式服务,提高工作效能。四是实施“创先争优行动”。组织开展医疗(中医药)护理知识与技能竞赛、两好一满意、“三基”知识培训考核等各类竞赛评比活动,着力培树一批岗位能手和服务明星,辐射带动系统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求实奉献、争创一流。
——实施“五项工程”。一是健全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提高参合农民受益率及受益面;二是落实6项重大和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确保群众受益;三是深入开展“光明行动”,每年至少完成100例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四是深入开展“爱心行动”,每年至少完成10例免费先心病治疗手术;五是大力实施农村改厕,全县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
“卫生事业关系到每一个人,我们商河卫生系统永远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健康,一切为了百姓幸福,一切为了群众的利益,当好商河人民的健康‘守护神’!”吕兴福动情地说。
(刘云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