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旭初
2009年2月,上海80后“海归”杨磊创办了“伙伴聚家养老服务社”。一年多来,这一养老“洋模式”在本土化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但杨磊不言放弃:“接受新事物需要时间,我必须经得住考验。”(2月10日《文汇报》)
所谓“伙伴聚家养老”,形象的说法就是“拼房养老”。即让社区里的三四位独居老人集中住到某一位老人家中结伴养老,同时把空出来的房子出租,租金用来支付专业养老机构的家政、看护服务费用。“拼房养老”的老人,每人各有一个独立房间。觉得冷清时,可以到客厅看电视、拉家常;想要清静,关上门是自己的小天地。养老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会根据老人们的“点单”,定期上门提供煮饭、打扫卫生等各类服务。如果老人想出门走走,工作人员还会带他们去社区公园。
中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这几年一直有呼吁“以房养老”的声音。“以房养老”是老人将所居自有住房抵押,将其提前变现,由有关机构一次性提供或按月给付一定数额的费用,用以养老人员安度晚年。老年人则继续拥有住房使用权直至寿终正寝。比之于“以房养老”,“拼房养老”因不涉及房屋产权处置,显然更为柔性,更具实际意义。然而“拼房养老”也碰到了一道道坎。除了老人对财、物、人身安全等问题心存疑虑,一些部门的“有色眼镜”,将“拼房养老”视为另类,更使“伙伴聚家养老服务社”在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时常常出局。事实上,“拼房养老”模式在国外已渐趋成熟,其运作的经验可以借鉴。现在“拼房养老”的本土化,亟须的是观念到政策的扶持。
“拼房养老”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不能一碰到什么事情,马上就拿十全十美的标准去套,如果不是十全十美,马上就全盘否定。饭是边烧边熟的,谁也不知道是哪一把火烧熟了饭。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其结果往往是耽误了烧饭。对“拼房养老”,也应这样看。给“拼房养老”扶上一把,是于国于民都有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