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人闲话
□乔志峰
报载:网友突发奇想使用“Google翻译”将一首宋词进行“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日语→越南文→中文简体”的演化,雷翻众网友。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宝马”一词直接被译成了德国汽车宝马“BMW”。“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被翻译成了:“许多人认为他们的水平,然后又突然,他就在这里,我觉得光部分的期望。”
让机器来翻译唐宋诗词,本身就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单是古典诗词那份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韵味,就不是“机器脑袋”可以奢望理解的。至于古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执著,更非机器所能望其项背。
想起前两年红极一时的“对联软件”。该软件由微软亚洲研究院耗时3年多研究而成,只要有人出上联,它就能对出下联来。这个对联软件也屡出“惊人之语”,雷倒了不少网友。例如,网友出上联“我劝天公重抖擞”,电脑就对了个“谁言王母更精神”,简直把对联文化给糟蹋得一塌糊涂。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产生“交集”,无疑是一件好事,也是一种进步,对激发人们的兴趣、推广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过,一定要掌握一个度。技术再怎么发展,也无法完全取代人脑。机器译诗、电脑对联,虽然可能并无恶意,可拿古典诗词和对联这样的汉语言文化精髓开涮,未免有“恶搞”之嫌。偶尔为之娱乐一下尚无不可,千万不要乐此不疲、以此为乐。
有很多事情,人类都可以交给机器去做。但有些东西,却永远无法也不可能托付给冰冷的机器,比如艺术,比如情感,比如思考。总有一些精神家园需要固守,总有一些传世经典不能亵渎。雷人翻译工具将辛弃疾词里“宝马”一词翻译成BMW,也许是文豪在冥冥中善意提醒:BMW=别摸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