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的渴盼
今年的春节显得特别“渴”。
正月初七,襄城县麦岭镇党委书记张清奇就忙活着安排麦田抗旱。
麦岭镇位于襄城县东部,是著名的坡地,以前素有“老东坡、蛤蟆窝”之称,易旱又易涝。张清奇回忆说,去年9月该镇多次遭受强暴雨袭击,全镇28个村有一半“泡”在水里。
水多了怕涝,水少了怕旱,乡亲们对水充满矛盾。
上世纪70年代,这里建成了分级提灌自流灌溉系统,水从汝河大陈闸一级级提过来,可以流到大部分大田里。这些沟渠、河流,旱则浇灌,涝则排水,曾经发挥过很好的作用。
“今年中央1号文件就是关于水利的,这给我们重建水利系统带来了希望。”张清奇说,只要克服困难,修复排涝设施,这里的农业开发条件就能彻底改观了。②13 (本报记者 方化祎)
可不能忘了庄稼
大年初八,在记者老家西华县西夏镇袁庄村,人们聚到一起,聊聊春节怎么过。有人说:“大家在外面发财了,凑点钱乐呵乐呵呗!”这个提议马上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半晌工夫就凑了万余元。
钱是不少了,可是玩点什么呢?退休教师老赵爷说:“我看演大戏好,喜庆。”在北京搞工程的马叔说:“现在的年轻人爱看电影,演戏太老套了。”最后,大家都把眼光对准了村长刘叔。刘叔想了想说:“现在城里有的我们都不稀罕了,可我们还有城里没有的,那就是庄稼。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了庄稼这个老伙计啊。现在天旱,虽然每家每户都有浇水的机器,可是你们年轻人一走,老人和小孩都摆弄不转啊。我觉得咱们可以用这笔钱,把电灌站和灌渠修一修,你们在外面就不用担心庄稼浇不上水了。”
一番话说得大家心服口服,都说这主意好。②6(本报记者 刘亚辉)
人勤春来早
2月10日,平顶山市卫东区东高皇乡岳家村农民谢伟峰带领全家人来到自家的麦田,套管、紧箍、摆布、试水,哗哗哗……清澈的井水从水管里流到田间,滋润着泛黄的麦苗。谢伟峰喜滋滋地告诉记者:“俺种的8亩麦子,明天就能浇完,今年的小麦丰收有指望了。”
农民王长杰一边浇麦,一边对我们说:“去年俺有一块麦地没有浇上水,结果亩产只有500来斤。今年,俺早动手,这4亩小麦今天下午就可浇完了。”
卫东区农林水利局局长孙超介绍说:“去年10月以来卫东区没有下过雨雪,旱情十分严重。对此,卫东区成立抗旱领导小组,组织科技人员深入麦田分类指导。全区投入200万元为农民购买浇地软水管6万米,4台拉水车,并帮助农民打井、洗井。”②13
(本报记者 李黎祥 本报通讯员 古国凡)
从种粮到种花
2月13日,在郑州市惠济区双桥村,王淼玉在他的智能联栋温室里忙得不可开交。温室6000多平方米,种的全是蝴蝶兰。“郑州年产100万株蝴蝶兰,我这里占20%。”王淼玉说。
“我当兵回到村里后,开始种庄稼,庄稼种得也不赖,可是收入还是比较低。”王淼玉快人快语。2003年,他包了10亩菜地,成立了绿金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我打算做成无公害蔬菜示范园区,可是公司化运作的成本比较高。”王淼玉说。
2006年,他在两个日光温室中试种了2万株蝴蝶兰,结果一个温室就赚了6万元钱。为了迅速扩大生产规模,他让儿子王华迪专门去台湾学习蝴蝶兰栽培技术。
“现在过年,好多市民会买几盆蝴蝶兰摆家里,蝴蝶兰供不应求。去年政府农业项目扶持资金给我300多万元,这样,明年我就能种开花蝴蝶兰50万株,种苗100万株。”王淼玉说。②7(本报记者高长岭)
种草莓富乡邻
濮阳市华龙区岳村乡绿苑草莓园区老板陈合义,在江苏打工时学会了大棚草莓种植技术,于是带着积蓄回乡创业,目前,他的无公害草莓种植已达到100亩。
2月12日上午,记者来到他的基地时,看到有采摘草莓的工人,也有开着私家车来尝鲜的市民。
邻村50岁的陈社阁大嫂从大棚里摘好一筐草莓后,和记者聊了起来。由于都是三里五村的街坊邻居,所以来这里打工非常方便。每年从10月到第二年的6月,草莓可以源源不断地上市,剩下的几个月还需要育苗和移栽,她们成年闲不着,最多时有20多个人在这里干活。记者问她待遇如何,她说:“一天25块,中午还管顿饭,一月也能挣个六七百。春节这几天,老陈也没有亏待我们,一天涨到50块,大家可高兴了。”②6
(本报记者 孟向东 本报通讯员 孙登峰)
图① 春节期间百合花走俏,获嘉县史庄镇花农正在整理刚采摘的百合。⑧3
本报记者 王天定 摄
图② 新年,潢川华英禽业集团一批雏鸭出世。据悉,该集团每天孵出鸭苗4.4万只。⑧3本报记者 王天定 摄
图③ 2月13日,唐河县城郊乡冯岗村村民在销售窖藏红薯。因错开销售旺季,红薯虽价格翻倍,仍吸引众多客商前来收购。⑧3 杜永轩 摄
图④ 2月12日,淮阳县郑集乡李付楼村农民在为小麦施肥。为夺取夏粮丰收,新春时节,广阔田野里到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⑧3杨正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