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了新房子,通了自来水,铺了水泥路,村里一年变一个大样。”湖南汉寿洋淘湖水产村支书刘德明说着村里这几年的变化。2008年底至2009年,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张春贤三度造访洞庭湖水上人家,组织实施洞庭湖区渔民上岸和住房解困改危工程。迄今,洞庭湖区1.3万户,4.5万名渔民住房困难已解决,其中2332户无房渔民住上了自己的房子。今年春节期间,南方都市报记者利用回家过年机会,来到水产村。
上午9时,立春的阳光穿过西洞庭湖畔的黑杨枝梢,投射在洋淘湖镇水产村发亮的水泥马路上,叫醒了兔年又一个早晨。不时有摩托车呼啸而过,探亲访友的人群相互道着“新年好”,整个渔村热闹起来。
水产村是西洞庭湖边数十个渔村之一,原属国有洋淘湖淡水渔场,至今仍有80余户渔民。水产村大部分村民靠渔业为生。从汉寿县城半个多小时车程,到达洋淘湖镇上,一路朝东北方向两公里路,便到了沅水大堤脚下的水产村。
与周围的其他村庄不一样,这里的房屋是整齐划一的红瓦白墙,一条水泥路从镇上延伸到此。从沅水大堤往下看,蔚蓝的天底下,犹如一条灰色的丝带,拾缀起颗颗红色珊瑚,呈现出一片安宁与祥和之景。
政府补贴渔民上岸
“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烂泥破屋呢。”村民们说,外湖里和木船上炊烟袅袅———还有不少人没有房子,以船为家。
2008年底,湖南省启动洞庭湖区专业捕捞渔民上岸定居和住房解困工作,这些世代居住在船上的渔民纷纷离船上岸。按规定,水产村14户无房渔民,每户可获得2万元补贴建筑新房,另有66户危破房渔民,每户补贴1万元,用于维修房屋。村民们合计,新房子统一使用红瓦白墙。
37岁的曾昭民是水产村的无房户,他靠在外地打散工,下河打龙虾,每年挣回万余元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此前,全家人靠租房居住,每个月百余元租金,且地方太小,有时他干脆就睡在船上。政策下来后,他收到2万元建房补贴,又找亲友借了3万元,盖了现在的房子。
离家两年不识家
“两年前还是破破烂烂的渔村。”村民刘先生说,外出两三年的小孩春节返家,到村口就直呼“不认识了“完全变了”。
水产村的变化从2008年底开始。先是建了新房,再通了自来水,重新拉了电线和有线电视网络等。
“房子修好了,省市领导来视察,发现新房是住上了,可路还是稀烂。”刘德明说,去年6月,财政再拨款40万元,村民自筹3万元,铺设了水泥路。
从沅水大堤下的水泥马路入村,右拐第一家是水产村备书刘德明的房子,门口挂着“渔民上岸定居”的红色门牌。过年了,刚打扫过的屋内窗明几净,客厅贴着毛主席的画像,一旁摆放着彩电和电冰箱。门外是邻居们翻晒的腊鱼腊肉。
离船上岸的生活
70岁的刘克文和老伴将自家养的土鸡杀好,打算提到镇上儿子家中团聚。刘克文打了一辈子鱼,常年住在船上,渔民上岸之后,一家有了房。去年,儿子又在镇上买了新房,把刘克文的老父老母和孙子接去,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家里的杉木船放在正厅前的屋檐下。刘克文和老伴仍守在渔村。他们已到了退休年龄,每人每月领900元养老金。
现在,村民们就像候鸟一样,禁渔期在外打工,等到了捕鱼期便回到外河捕鱼虾,收成好的一年鱼虾入账近10万元。
刘克文说,捕鱼惯了的渔民离开船就心慌。夫妇俩仍像村里的后生一样起早贪黑捕鱼。但80后、90后们觉得不如在外打工。
村史
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
上世纪中期,洞庭湖区围湖造田,800里洞庭被分割成七零八落的方块。地势稍高的地方住上人家,种了稻谷蔬菜;低洼处,被围成渔场,饲养鱼虾。水产村的村民那时起在水上安家,过起渔民生活。
然而,此时的洞庭湖连年水灾。1998年湖南省政府决定将西洞庭湖边早年开垦的土地退田还湖,以缓解这一带水灾灾情,并有效保护湿地。1999年保护区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在此建立了“退田还湖、恢复湿地”示范项目。如今,这里是著名的西洞庭湿地自然保护区。
春节正值枯水期,在沅水大堤北侧的青山湖,湖底露出沟沟坎坎,不时有野鸭和鹭鸶在这里驻足。退田还湖前此处是渔民们的家宅和田地。据悉,整个西洞庭湿地自然保护区,每年超过10万南迁的候鸟在此停留,其中不乏白鹤等珍稀鸟类。
专题统筹:南都记者 林劲松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刘雪 发自湖南汉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