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2月13日讯(记者 王端鹏)今天上午,山东大学与威海市共建山大威海分校签约暨“威海星”命名仪式在济南举行。之后,山大还将与青岛市签署共建青岛校区协议,加上之前已经签署的山大与济南市共建协议,山东大学“济青威”三极发展格局初现。
根据协议,山东大学与威海市将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大共建山大威海分校的力度。在山东大学与威海市的共同支持下,争取用5到10年时间,使威海分校成为山东大学在威海的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高水平校区。山东大学每年从“985工程”和“211工程”中列专项经费,重点支持“天、海、韩”特色学科及其他优势学科,使其实现质的突破,在相关领域跻身全国乃至世界前列。同时,根据威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立特色专业,为威海培养急需的应用人才。
威海市在“十二五”期间,每年给予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扶持经费1000万元,力争通过5到10年的共建合作,把学校打造成为威海市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重要品牌和城市名片;威海市政府与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于“十二五”期间联合开展互派干部(教师)挂职锻炼工作,以便进一步拓宽后备干部选拔的渠道和视野。同时,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将进一步加强与威海市的产学研合作,为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和智力支撑。山东大学还将积极落实“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威海市共建“蓝色经济区研究咨询中心”等。“近日来山大是好事连连,前不久刚刚与济南市签订合作协议,今天又与威海市签订合作协议,不久之后还将与青岛市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商讨合作建设青岛校区。”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在讲话中表示,山大的目标是在建校120周年时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济南、青岛、威海就是“山东大学系统”的三极,为此山大与三市均签订合作协议。按照计划,山大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第一项工作是构建“山东大学系统”,即形成山东大学济南、青岛、威海“统分结合、优势互补、各具特色、一体发展”格局。
在今天举行的仪式上,山东大学还向威海市颁授了“威海星”命名证书,“威海星”成为山东省首颗以城市命名的小行星。2009年2月10日,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将山东大学2008年12月24日发现的小行星(临时编号2008YM9)永久编号为207931,其命名权归山东大学。该小行星是一颗主带小行星,其轨道周期为4.18年。这是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发现的首颗获得国际小行星中心永久编号的小行星,也是我国内地高校望远镜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山东大学成为继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之后,中国内地第三家具有小行星命名权的单位。为了感谢威海市对山大威海分校校地共建的大力支持,山东大学决定将这颗小行星命名为“威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