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界级新经济区域”强势推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4日08:17  南方日报 官方微博

  南方日报记者 吴哲

  烟波浩渺的珠江口,一条雄伟壮观的Y形大桥正在抓紧建设,“长虹卧波”,将香港、澳门与珠三角三地相连。全长近50公里,预算总投资超过720亿元,设计寿命达120年……这就是预计将于2016年建成的港珠澳大桥。

  与此同时,深圳前海,这片刚刚从大海中隆起的填海处女地,已进入实质开发阶段。深港深度合作的独特政策,将使这里变身成为国际服务资本进入中国的又一个桥头堡。

  珠海横琴,这个地处珠江口西岸的海岛,“谋定而后动”,在政策创新方面突破更大,走得更快,粤澳合作产业园区横空出世,共建中医药产业园进展顺利,澳门大学横琴校区主体工程开始动工。

  这些气势恢宏的浩大工程固然令人瞩目,但它们将三地优势叠加之后所将释放的巨大乘数效应,却更令人期待。一座港珠澳大桥所连接起来的,绝不仅仅是两岸三地的便捷交通,而是形成一小时交通圈之后所带来的“一座大桥、三地受益”的深远意义。粤港澳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正在前所未有地拓展。

  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港澳办主任谭君铁对此有一个判断,粤港澳合作的全面部署与战略谋划正在转化为制度性安排,三地合作迈入了纵深推进与具体落实的新阶段。

  “世界级新经济区域”凝聚整体竞争力

  去年4月7日,在京签署的《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令港人欣喜万分。香港各大媒体纷纷以“明确香港金融龙头地位”为主题,突出报道《框架协议》明确了两地金融合作的地位和目标的一大重点,即建设以香港金融体系为龙头,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金融资源和服务为支撑的具有更大空间和更强竞争力的金融合作区域,以此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加快广东金融服务业发展。

  分析家普遍认为,《框架协议》所提出的金融合作措施对于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广东建立起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并为广东实体经济与香港金融优势的紧密结合注入新的动力。在合作中发展自身,共同增强大珠三角的整体竞争力,这就是粤港澳在面临竞争时的现实选择。

  而在已进入操作阶段的前海地区开发中,金融合作更是重中之重。地域相连、经济发展水平亦较接近的深港,已在深化粤港金融合作过程中先行一步。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区域是横琴新区。按照《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要鼓励金融创新,充分发挥横琴的区位优势,重点建设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事实上,粤港澳金融合作领域一直在不断拓展、合作层次不断提升。根据最新统计,港资银行在我省设立营业机构达到95家,而赴港上市的广东企业则达到121家。人民币跨境业务结算不断取得新进展,越来越多的港澳金融机构在粤设立后台业务。

  目前,依托与广东紧密合作,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新兴产业的总体发展思路正在港澳形成。在香港,特区政府提出“4+6”的产业思路,推动香港金融、贸易及物流、旅游、专业服务等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检测和认证、医疗服务、创新科技、文化及创意、环保产业、教育服务等六大新兴产业。无论是巩固四大传统产业还是发展六大新兴产业,都立足于广东的市场和服务对象。

  可以想象,一个1亿多人口的广东市场,将为港澳服务业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而具有国际标准、国际水准的港澳高端服务业进入广东,也将如当年广东引进制造业打出如今响当当的“广东制造”品牌一样,促使广东现代服务业飞速发展,脱胎换骨。

  曾有区域经济学家对粤港澳区域的整体经济体量进行了一番估算:如果把粤港澳三地作为一个经济体来计算,在亚洲区域内是排在日本、韩国和印度之后的第四大经济体。但与国际上公认的其它世界级经济区域相比,粤港澳紧密合作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特点:“一国两制”下三地的融合发展。这也使得粤港澳经济区域具有不可复制、不可替代和独特的整体竞争力。

  “世界级新经济区域”——— 这是《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在新形势下对粤港澳区域合作目标的新定位,也是对《规划纲要》提出的“共同打造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的深化和细化。经过多年的区域合作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世界级新经济区域”的目标完全有望实现。

  “港澳元素”提升广东“软环境”

  但对于普通的广东民众来说,粤港澳合作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世界级新经济区域”。现如今,三地紧密合作正从只重经贸合作向经济与社会文化民生合作并重转变,“港澳元素”已经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对于广东的高考尖子生来说,他们在填报志愿时,除了国内一流高校外,还有一个选择方向:香港高校。最近几年,香港高校到内地大规模录取“尖子生”引起广泛关注,以至于有媒体把港校在内地招生称为“掐尖”。随着粤港澳教育合作取得突破,这种单向“走出去”的局面也在改变:广东正在大力引进港澳高水平大学来粤办学。如深圳拟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院”,香港大学到深圳办分校也在推进,香港科技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招收研究生、培养高层次人才已达成协议。还有中山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成立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汕头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加大人才互派力度……

  对于在粤的港人来说,他们不用再往返两地,就能享受到港式医疗服务。去年10月,广州万治(香港)内科门诊部在广州中信广场开业,由香港心脏专科医生纪宽乐“持牌”,成为CEPA框架下引进广州的首家港人执业的医疗机构。目前,港澳服务提供者在我省设立的诊所和门诊部已达7家。在深圳,2家香港独资的综合门诊部和牙医门诊已正式营业。在广州,3家港资企业的8个选址规划已接受意见征询。在东莞,港人申办的8所门诊部(诊所)的设置规划布局已规划好。在惠州,香港康健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正筹建两个综合门诊部……

  对于在粤生活的香港老人来说,他们身在内地就可轻松养老。随着粤港社会福利和专业服务合作的不断深化,港人来粤兴办养老机构逐渐兴起。去年6月,港人个人出资开办的广州市红升侨颐养老院批准成立。这是香港首家以独资民办非企业单位形式在广东开办的养老机构,目前已正式开业。至此,港人以独资形式在我省肇庆、深圳、广州兴办了3家养老机构。此外,广州还有1家已登记成立的港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养老机构……

  这种水乳交融般的全方位互动,正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着广东的“软环境”。

  在学习香港社会管理经验方面,广州市推出《学习借鉴香港先进经验推进社会管理改革先行先试的意见》和《加快推进营商环境和做事规则国际化的意见》,推动与港澳的合作从过去较多考虑生产要素的合作和引进,转向与香港先进营商标准和做事规则的对接。

  在便捷人员往来方面,去年12月15日,深圳居民赴港自由行限制放宽,常住深圳的非本地户籍居民可在深圳办理赴香港“个人游”签注,预计将再惠及400万人。

  在法律事务合作方面,粤港澳警方联合打击跨境犯罪“雷霆10”专项行动;深圳市建立深港公证信息共享制度,开放两地公证信息查询。

  ……

  令人振奋的趋势是,珠三角各市已经纷纷把推进与港澳合作纳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就连粤东西北地区也在深入调研摸查资源、深挖合作潜力,深化与港澳合作。从政府到企业、民间,粤港澳合作的暖流,正在三地各领域、多层面更加频繁地流淌。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