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一向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虽说去年南京的“优良天”占了八成,但人们普遍感觉“蓝天不够蓝”。对此,江苏省副省长徐鸣解释,这与现行的空气监测体系有关,今年江苏将有望实施更加严格科学的空气监测评价标准。(2月13日《现代快报》)
如果是一个人感觉“蓝天”不够多,那可能是他的感觉出了问题。但现在是人们普遍感觉“蓝天”不够多,可见问题不是出在公众这里了。据称,南京的大气状况变差,罪魁祸首是大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这种颗粒物对人们的健康和环境影响较大。欧美城市早就对这种颗粒物进行完善的监测。但在江苏省,评价空气质量的指标还停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粗放水平”,只监测10微米大颗粒,而对2.5微米的“视而不见”。
这就很清楚了,按照国际标准,南京根本没有这么多“优良天”,难怪公众会产生疑惑。
上世纪的标准当然测不出本世纪的蓝天。让人费解的是,欧美城市早就采取的“灰霾天气”标准,即综合考虑可见度、PM2.5等指标,为什么我们没能实行?据徐鸣介绍,目前江苏省的灰霾监测只有南京、苏州两个城市刚刚开始试点。从欧美城市普遍实行这一点来看,灰霾监测在技术上早就成熟,空气监测标准完全可以与时俱进。
技术上可行事实上未行,不能不让人联想到策略上的考虑。几乎每个城市都会在年初对本年度的“蓝天”作一个承诺,采取的标准不同,得到的“蓝天”数不同,由此直接影响承诺是否兑现。根据上世纪的标准,也就是目前采用的标准,2010年南京的“优良天”是302天,而采用“灰霾天气”标准监测,南京去年的灰霾天数达到211天。两相对比,相信面对后一个数据谁也不能安坐太师椅。
其实,环保标准落后于时代并不是个例。南京“优良天”的事情提醒我们,各地有必要对当前执行的环保标准进行一个回头看,作出进废考虑。只有这样,相关方面的环保承诺才有意义,否则,只是文字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