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动机
编辑
GDP排名升至世界第二,证明中国经济规模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这不应成为衡量发展状况的唯一指标。在欧洲,许多国家领导人正越来越多地表达对GDP这一货币指标的不满,着手寻找反映政府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是否成功的替代指标。综合新华社、本报记者王城长报道
日本高官“欢迎”中国发展
中国人均GDP仅日本的1/10
日本内阁府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日本实际GDP增长3.9%,名义GDP增长1.8%。按可比价格计算,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万亿美元,在美国、中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三(中国同期数据为5.879万亿美元)。这也是1968年以来,日本经济首次退居世界第三。
日本经济财政担当大臣与谢野馨14日在此间对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表示“欢迎”,认为这对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与谢野馨当天在记者招待会上谈到中国在2010年名义GDP上超过日本的消息时说,中国的经济崛起对邻国日本来说是好事。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当天在记者见面会上也说,对于邻国实现经济发展,日本应该抱欢迎态度。日本应思考如何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中获益。
与谢野馨当天在记者招待会上还说,去年第四季度日本经济环比下降0.3%,主要原因是受环保补贴政策的退出和香烟消费税提高的影响,是在“特别的状况下发生的特别现象”,是临时性的负增长。
与谢野馨强调,日本的经济大气候并不算坏,受来自美国和亚洲的外需拉动,日本经济有望继续复苏。
“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但仍存在发展方式粗放、人均国民收入不高等问题,需要冷静客观地对待。”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此前在发布中国2010年GDP数据、回答中国经济世界位次问题时曾这样表示。
“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不但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甚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日本的发展,比如城乡之间、经济社会之间的发展比较平衡,而我们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差距很大。”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表示。
相对于GDP总量,人均GDP能更好地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数据,中国人均GDP在世界排在第100位左右。按照每人每天1美元收入的联合国标准,中国仍有1.5亿贫困人口。
[新闻链接]
欧洲酝酿用福祉指标取代GDP
专家建议:计入更长寿命、更多休闲时间和更低不平等程度
金钱不是一切。欧洲国家领导人正越来越多地表达对国内生产总值(GDP)这一货币指标的不满,着手寻找反映政府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是否成功的替代指标。
英国首相卡梅伦去年11月宣布,打算建立衡量国民福祉的指标体系,可能纳入民众生活满意度等评价指标。法国总统萨科齐先前作出类似努力。
每人每周工作120小时会使国内生产总值飙升,但不会使人们更幸福。取消污染限度同样将取得类似效果,但不一定会带给人们一个宜居的世界。
英国国家统计局的官员杰尔·马德松这样说:“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承认,为了衡量国民福利和取得的进展,有必要对经济有一个更全面的看法,而不是只关注国民生产总值(GDP)。”
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彼得·克莱瑙和查尔斯·琼斯提议,如果用休闲、不平等和寿命等因素完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情况将大不相同。根据他们计算,计入更长寿命、更多休闲时间和更低不平等程度后,德国和法国的生活水平与美国不相上下。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家理查德·伊斯特林从1970年开始研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民众幸福水平之间的关系,未发现二者存在必然联系。
GDP总量
人均GDP
日本:5.4742万亿美元
中国:5.879万亿美元
日本:42431美元
中国:4412美元
中国
GDP排名
2007年,中国GDP数值增幅为13%,一举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2006年,中国经济规模超过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中国
GDP排名
2005年底,中国GDP增加16.8%,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