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个论]多年后如何看副县长潜逃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5日05:03  南方都市报

  副县长疑受贿被调查,外逃两年,被抓获时瘦了30多斤。

  这不是大新闻,好在有趣,再过一些年,今天好多大新闻可能都会忘了,这个新闻说不定仍然有价值,因为它里面包含着浓郁的时代风情。

  报道说,春节前,洛阳警方查访一家洗浴中心,发现一男子持假身份证,询问中神色慌张,几经审讯,该男子称是潜逃的安徽利辛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斌。刘斌2008年因利辛县建委主任受贿案发,突然外逃,被亳州市检察院网上追逃。逃跑期间,刘斌先在上海住高级宾馆,后在西安郊区住小村子,曾做过小煤矿会计。今年春节,因思念父母,又要不暴露西安的“据点”,打算将双亲接到洛阳与自己见面,没想到刚到洛阳就落入法网。

  官员外逃,大多去往境外。前次河南安阳市李卫民搞出了一点新鲜,在北京公干后,返程中由司机报告失踪,却是藏身于司机在三门峡乡下的家中,236天后落网。现在看,潜逃乡下,李卫民不是首创,刘斌比他先,只是李卫民有“忠仆”效劳,刘斌独善其身。

  逃了两年多,瘦了30多斤,刘斌命苦,但也可见“自由”确属无价。现在多有劝人投案的,大多要说“一天到晚受怕,投案了,终于踏实了”。刘斌落网,据报也感慨“终于不用再逃跑了”。这种“落网的好处”,是在落网之后才会说的,但得一日不落网,多数潜逃者可不会去要这份心安。

  当然,刘斌跑掉之前,不会设想要瘦掉30多斤。30多斤,是一步步瘦成的,不是事先可以预料。一步步瘦成,就能够一步步忍受,温水煮青蛙,道理同一。但潜逃仍然有一种信念,大概是“不管怎样,都比被抓了好”,至于潜逃到底会出现“怎样”的情况,瘦30斤,或者人不人鬼不鬼,具体的情形随潜逃而展开,而非在潜逃前就已经“过了电影”。潜逃作为一种特殊的人身自由状态,大多是被动终止,而非主动完结。

  我在网上追索了一下刘斌的来历,发现最早有报道,是在2001年南方周末的《利辛风暴》报道中说,县财政局长刘斌回忆,当时他和县纪委张书记被县委书记夏一松叫到宿舍,夏拿出个黑皮箱,将别人行贿的20来个信封和一些钱交给财政。刘斌出逃时在小煤矿做会计,可见有专业基础。只是,这场“拒腐现场会”还是没有发生作用。

  刘斌外逃,靠当小会计为生,专业依据有了,但有什么必要靠专业为生,还是让人疑虑。据亳州检察院介绍,他在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期间,受贿现金达7万元。7万多元,在上海住高档酒店半年,恐怕就要用光,这可以解释他何以去做会计。然而,7万多元,刘斌就跑了,这该让人说什么好呢?是该说腐败查得很彻底,震慑很有力,还是该说这个人没什么大丘壑,没承受力,或者让人猜测他手眼不够,奥援不足?呵呵,大概言人人殊吧。

  潜逃的副县长备尝艰辛,从主席台上的坐客变身打工仔,瘦了30多斤后,被意外捉获。身份变化,身体摧损,心理恐惧,以及落网的意外性,无处不是新闻点,无处不是世相时风的生动写照。他是因思念父母而落网的,但愿他不为此而后悔,亲情孝道,这还是可爱之处,哪怕为此而付出脆弱的自由。

  为什么某些官员动不动就会潜逃,这大概会是一个可使若干年后的人们不解而且忍俊不禁的问题。就像今天,为什么几十年前连不管多高的官都会突然被戴上黑牌子示众,很多人不解,而且忍俊不禁。这是最好的时代,发展空前地迅速,官员也无上风光,但另一面,某些官员又似乎随时在准备逃跑,而且未必是算好了步骤,去过好日子。另外,还有一些官员“坠楼”而亡。这样的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又会让若干年后的人们怎样看待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时期? □刘洪波(杂文家)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