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特约评论员 苏振华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2009年底我国生活在城镇里的人口比例(城市化率)已达到46.59%,现在正处于城市化率从30%到70%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在这一大背景下,据报道,有655个城市正提出要 “走向世界”,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正在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
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人口、资源向城市集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中国未来的长远发展,以及彻底解决困扰多年的三农问题,都需要继续保持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在这层意义上,城市提出快速发展目标,是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
但是,有一组数据令人担忧。到2009年底,尽管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口比例已达到46.59%,但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约33%。就是说,有13.6%即1.28亿人口已经在城市里生活,但并没有成为户籍意义上的市民。这一现象表明,我国目前人口的市民化程度是滞后于地理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的。
既然尚有13.6%的人口并没有转化为真正的市民,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城市提出了如此宏伟的发展目标呢?为什么不先着手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呢?形成这一悖论的解释在于两个方面。
其一,地方政府更热衷于扩张城市的版图。其原因在于,一旦规划方案得到国家的批准,相应地就会获得大量的土地征用指标,而在现在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时代,获得征地指标,就意味着地方政府可以获得巨额的土地出让收入,为地方政府广开财源。 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2.7万亿元,占财政收入比重达32.53%。土地出让收入已成为地方财源的命脉,获得更多的征地指标,就意味着在未来的发展中掌握了先机。这是地方政府热衷于制定宏大城市化发展规划的最重要的动力。
另一方面,市民化进程的滞后,阻碍在于,与城市户籍捆绑在一起的、市民所享的公共服务。在我国,目前城市市民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远高于农民,如果已经在城市居住的进城人口转化为市民之后,政府就必须在公共服务中进行巨大的投入。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城市范围的扩张对政府来说意味着利益,进城农民的市民化对政府则意味着责任。这一利益机制,是导致城市范围急剧扩张、市民化进程大大滞后的根本原因。
但由此全部把责任算在地方政府的头上也是不客观的。前几年,郑州市曾出台过敞开接纳非户籍人口入学的政策,但很快就叫停了。这是因为,郑州市发现,执行这一政策以后,大量的适龄儿童涌入了郑州市就学,很快就超过了学校的接纳能力。这一现象表明,仅仅在一地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供是不够的,全国所有城市必须同步执行这一政策,才能避免人口向一个城市的过量涌入。
目前,工业发达地区出现了用工紧缺。有报道表明,农民工的输入地区正在千方百计地在输出地区拉人,而输出地区同时也在千方百计地留人。那么,农民工会选择向那个城市流入呢?这取决于城市所能提供公共服务水平,要实现人口的均衡化流动,其机制在于所有城市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其中,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因”,人口流动的“均衡化”是“果”。只有先实现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城市才能吸引到人口的流入,而如果所有城市都同时执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政策,并且各城市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大致趋同的话,人口就会在各城市之间均衡流动。
解决城市化进程的市民化滞后现象,实现民众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一方面需要中央政府来协调所有城市同步放开户籍,同时也需要地方政府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列为城市化的第一目标。
(作者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