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皇甫萍)这两年,上海人吃汤圆也讲究了,速冻货越来越没市场,更多的人流行起寻觅沪上的汤圆老店,宁可在店门口排上几小时的队,也要吃上手工汤圆,让那一口“烫嘴”暖和整个身心。
在老辈人的传统里,只有过完正月十五,吃过元宵才算过完了年。元宵团团圆圆的,如同一个句号,点缀在这正月里。
上海滩海纳百川,即便像汤圆这样的小点心,至今还找得出经营宁波汤圆、本帮汤圆和徽式汤圆的老店。最为上海人熟悉的,莫过于宁波汤圆,城隍庙的“宁波汤团店”已有百年历史,正宗的宁波汤圆系用上等常熟糯米磨粉,以定点出产的黑芝麻、剥皮的板油和打成粉的白砂糖,拌透后腌成馅心,再由点心师们一只只手工搓成。
酒酿圆子,还有比乒乓球还大的本地圆子。王家沙、盛兴点心店都卖蟹粉汤圆,尤其是元宵节前后,等购现包汤圆的老顾客都会准时前来排队,“手工”情结多少年不变。本地圆子的皮十分糯软,有粘性,馅有青菜肉末、枣泥、豆沙等。
还有一种汤圆也是以大个头闻名,就是徽式汤圆。在南翔、七宝一些老街,不少老店也卖个头不小的徽式大汤团,吃两个顶八个宁波汤圆,头牌当属鲜肉和枣泥汤团,鲜肉肉紧、枣泥不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