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昨日南都社论《一味求大求洋的造城运动应该降温》,不由想到村里一些人的“城里人”之路。我的老家在一个偏远山区,与许多地方农村一样,村里青壮劳力大都外出打工,一些出去早、头脑灵活的人,现已在县城买房安家,不仅住上了楼房,并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成为真正的城里人。
这些人的“城里人”之路是怎样走的呢?虽然他们外出的时间不一,从事的行业各异,但进城“上楼”的路径基本相同。举一个例子,更直观地说明这一问题。
张会才,我妻子的堂哥,1992年,在家做田的堂哥外出打工,起先,堂哥在县城帮人送货,这是一个重体力活,干了两年,堂哥又换了一份工作,到县城菜市场帮一个卖鸡的摊主杀鸡,这个活虽然脏,但体力上还行。
干了三年,堂哥手上积攒了一些钱,他寻思不能这样总是帮别人打工,自己也要当老板。由于为人老实,做事踏实,当堂哥将这个想法告诉雇主,希望能得到帮助时,雇主二话没说,不仅借钱给堂哥,而且带堂哥做生意,就这样,通过10年奋斗,堂哥生意越做越大,不仅在县城买房安家,而且将两个弟弟也弄到县城做贩鸡杀鸡生意,如今,两个弟弟也在县城安了家。
堂哥的“城里人”之路至少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当农民有足够的经济支撑和一份稳定工作,并对未来可预见时,自然会“进城上楼”。这个过程自然而然,谁有条件不想生活得好一点?这是人的本能追求。在堂哥的“城里人”之路上,政府并未能给予社保、医疗、就业等社会公共“保障援助”,如果政府在堂哥进城打工时就为其提供“保障援助”,堂哥“进城上楼”的时间无疑将缩短,也会走得更顺利。
由此可见,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政府的角色应该是提供完善社会保障的服务者,而非动辄大兴土木建造“国际大都市”,乃至强迫农民“进城上楼”的推动者。此不仅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相违背,也有违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性发展规律”,我始终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十分深奥的问题。 □孙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