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台楼市调控细则,外地人购房须提供5年纳税证明,已有一套房的本市居民限购一套房,已有2套房的本地人和已有1套房的外地人暂停售房。(2月16日央视)
北京楼市调控细则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一个字:限。限制人们买房,限制投资者炒房。平心而论,在所有的行政手段中,“限”绝非最理想的措施,限是双刃剑,使用不慎,就会压缩民间消费,正如经济学家茅于轼所称,“为了微观的目的,限制买房买车,极大地压缩了民间消费。买一辆车可抵普通家庭一年的吃穿用,买一所房可抵普通家庭十多年的吃穿用。而宏观目标是要扩大国内消费。二者明显地相互抵触。执政者不能只看一头。出路何在?”
其实,北京楼市新政更准确的特点是限制外地人购房:外地人购房须提供5年纳税证明。这一招“稳准狠”,撒手锏一出,不少外地人在北京购房的希望基本破灭了!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纳税证明,即便有,往往也不足5年;即便加起来有5年,也不行,必须是连续五年在北京交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的证明。
5年纳税证明,令人好生熟悉,不错,前不久北京出台的限车令同样提到了这点:非京籍人士欲在京购车,“除了要提供暂住证、房产证、身份证明等之外,还需要提供停车泊位证、在北京连续5年以上劳动用工合同、社会保险缴纳凭证和纳税证明。”从限车到限房,在京外地人成了被剑之所指的群体。说白了,无论是限车还是限房,都把矛头指向外地人,这已经释放了明显的信号,就是限制外地人。这一点,北京的相关部门说得很含蓄,“坚定信心,利用房地产市场调控各项措施出台的契机,形成倒逼机制,下决心进一步调整投资结构,推进首都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限制外地人,不由得让人想到北京相关部门的一系列动作,去年5月至7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就合理调控人口规模展开调研,调研组提出,完善低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退出机制,淘汰一批低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吸附大量流动人口的小企业等实行强制退出机制,提高各类市场的开业门槛标准。(见去年8月3日《新京报》)如果说数年前北京政协委员张惟英,建议北京市设立人口准入制度,尚是一家之言,那么北京市人大的调研行动,则逐渐将限制外来人口落实到制度层面,因为所谓的“强制”、“退出”“门槛”,让人感到分外刺眼。小企业大量吸附流动人口,解决了国家的就业压力,又带来了社会稳定,本应褒扬,岂能强制退出?提高各类市场的开业门槛标准,必然使生机勃勃的市场陷入凝滞之中,加大居民的生活成本。
再联系到之前,北京大兴等地试点推行村封闭管理,以限制外来人口……可以断言,一些人的“排外”思维已经达成共识,并正在或已经形成制度性、立法化安排。
公民有迁徒自由,有合法流动的权利,外来人口无论在哪里生活工作,只要他遵纪守法,就不能被排斥、被敌视、被驱逐;同样的道理是,只要在北京生活的公民,都有权利购房、购车,岂能以纳税证明来评判?有些人即便没有纳税证明,不代表他们没有纳税。
更该追问的是,外来人口为何蜂拥北京?这是因为北京集纳了全国的优质资源。据悉,来北京的流动人口,不少是北京周边的河北、河南、东北等地区的人,而围绕北京这些周边地区,存在着有上千万的贫穷人口圈,一定程度而言,北京之所以富庶和发达,与这些周边地区的支持分不开,对外来人口理应更加呵护才是,而不能厌恶地将其驱逐、排斥、限制。
前不久网友有一个段子:北京今冬为啥没下雪? 答案 A、没有北京户口,下不来; B、北京房租太贵,下不起; C、遇到领导出行,交通管制,不敢下 D、没交够五年的税和五年的养老保险,摇不上号。虽是调侃之词,却让人读出心酸。是的,在某些部门看来,排外是必要而必须的,而排外思维泛滥开来,谁能说有朝一日没有北京户口的雪不被排斥呢?(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