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想送女儿新婚礼物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9日08:10  南方都市报

  

想送女儿新婚礼物

  

想送女儿新婚礼物

  16

  ●娟姨,钟点工,租住三元里

  “女儿结婚了,我还没送过礼物给她。”钟点工刘娟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已经55岁的钟点工刘娟每天在广州几个区到处奔波,为的就是能多积攒几个钱买东西寄回家乡。

  因为工作关系,娟姨总是在有钱人家房子里干活,自己“蜗居”在5平方米的小单间里,大儿子在外打散工,收入不稳定,娟姨每个月不足1000元的收入成为家里唯一的“固定”收入。为了多赚点,娟姨还给附近的居民楼洗楼梯,每栋楼每个月50元,赚的钱还不够身患慢性胃炎的她去看病。但娟姨说,自己“不是那种等、靠、要的人”,希望能用双手改变现状,只要家庭平安、和睦,“再辛苦也值得”。

  最近,刘娟脸上总挂着幸福的笑容,不是因为工资涨了,而是在家乡的小女儿过年时终于出阁了。但是做母亲的娟姨却不好意思跟别人说,为了节俭,自己到现在还没有给女儿送上一点心意。“女儿的大床还是用着旧的床单。”娟姨做梦也想着,要给女儿添一套床上用品,祝福她新婚快乐。(南都爱心记者朱丹婷)

  17

  儿子旧电脑坏了

  ●阿容,困难户,家住芳村山村

  每天早晨7时,阿容和儿子一同出门了。儿子去到附近的中学上学,她去海珠区上班。因为丈夫身体不好,阿容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她在一家公司做清洁工,每月挣1000来元,维持一家3口人的生活。上班的地方离家太远,她要坐1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方能到达,晚上,总是8点多才能返回家中。

  阿容一家住在山村一间公租房里,晚饭后,儿子趴在茶几上写作业,她便在一旁看着。她和丈夫文化都不高,即便儿子作业遇到难题,也爱莫能助。但她仍然希望儿子好好学习,将来能有出息。听到有人夸儿子“聪明”时,她心里甜得好似喝过蜜糖。

  儿子喜欢学英语,家里一位亲戚的朋友送了一台淘汰的二手电脑。看着儿子捣鼓电脑的热情劲,阿容便省下钱,买回英语C D,好让儿子学习。可电脑用了不到1年,声卡就坏了。随后,每次开机用不了5分钟,总是突然死机。阿容不懂电脑,她希望有人能帮儿子修好旧电脑,让他开开心心地学英语。(南都爱心记者刘雪)

  18

  想送女儿一部点读机

  ●付荣花,单亲妈妈,家住沙太南路河水村

  9年前,与未曾领过结婚证的“丈夫”签订“离婚”协议后,付荣花一直独自抚养女儿,在河水村,靠打零工维持生计。

  女儿5个月大就再没有见过爸爸,每当问起爸爸在哪里时,付荣花都无言以对。4岁时,女儿患了急性肺炎。付荣花在送女儿去医院的路上,被抢走了身上最后100元钱。付荣花说,有时候她很想放弃生命,但想到女儿太小又舍不得。“万一我走了,孤儿院又不要她怎么办?”付荣花曾想寻求法律援助,让女儿的父亲支付抚养费,却又担心没钱打官司而作罢。

  尽管才42岁,她已头发花白。为了掩盖白发,她把头发染成了金色。“没有合法的婚姻,女儿到现在连户口都没有,将来读高中也是问题。要是没有上好学,将来还是跟我一样打苦工”。

  女儿成绩不错,这是付荣花最开心的事。请不起家教,也买不起课外书。这位母亲的节日愿望是:“能给女儿要个点读机吗?”(南都爱心记者黄雅熙)

  19

  女儿学费还差一千元

  ●熊润秀,单亲妈妈,家住沙太南路河水村

  不足10平米的出租屋内,熊润秀一个人在啜泣。

  去年5月,丈夫在清远工地事故身亡。曾经生机勃勃的家庭,瞬间被逼到绝境。熊润秀与丈夫育有两子一女。现在养家糊口的重担落在她一个人身上。两个儿子已经15岁,在老家读书,女儿才8岁。文化水平不高,又要照顾女儿,熊润秀只能到附近的小区做清洁工。每个月收入只有1100元,却要养四个人。

  每次给孩子们交学费,她总是东拼西凑。每个月的工资都在用来还上个月,甚至更久之前的债务。到现在,女儿这学期学费还差1000元没还。

  “儿子很懂事,说放假了就过来广州打暑期工赚钱。还让我注意身体。”可是离暑假还有好几个月,熊润秀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每次想起钱的问题,我晚上都睡不着觉”。(南都爱心记者黄雅熙)

  20

  夏天盼有大风扇去暑

  ●朱阿姨,单亲妈妈,家住共和村

  “平时都是买腐乳、几条青菜搞定。”今年43岁的朱阿姨已经离婚9年了,她一个人养着两个儿子,生活一切从简。

  朱阿姨17岁就从清远出来广州打工。2002年,丈夫外遇,提出了离婚,并搬离了家。“没有一分钱的抚养费。也没有回来看过儿子一眼。”

  朱阿姨现在给一家写字楼公司做午饭,还加上零零散散一些清洁家政的收入,每月大概有1500多元,供养着两个儿子。

  朱阿姨跟小儿子睡下铺,大儿子睡上铺,“夏天到了,我想要两把大一点的风扇放在床上吹,家里是密封的,很闷热。”(南都爱心记者余思毅)

  21

  想为老伴多备些棉胎

  ●冯姨,双孤人士,家住金沙洲新社区

  父母、大哥去世早,等到弟妹全部成家,冯姨已经40多岁才结婚,两口子便打消了生小孩的念头。“那时开士多赔了很多钱,我在街边摆‘走鬼’,哪有能力养小孩?”2005年丈夫突然中风,冯姨在外日日奔波,回家还要照顾难以动弹的老伴。两位老人没有退休金,每月靠970元的低保金和双孤补贴维持生计,老伴每回复发病入院都最少要用七八百元。冯姨今年已经64岁,也不得不与“上班族”一起挤公交,每天从金沙洲一路颠簸到江南西路,做家政赚500元。

  去年12月,冯姨的丈夫开始夜间失禁,冯姨半夜要醒来为老伴清理排泄物,早上起床又忙着洗被子衣裤。“冬天那时藤席冷得入骨,可能是太累吧,每次起来再躺下都能睡着。老头经常要换棉胎垫床,这张也留给他多个替换。”冯姨指着床角那霉烂发黄的旧棉胎,尽管自己腰疼脚麻多时,也舍不得拿来垫在藤席上。

  “我只要一张棉胎给老头子盖就够了,旧的用来给他垫床,怕他长褥疮,我睡藤席没关系的,都习惯了。”冯姨抱着那些有二三十年历史的“古董”,一再重复着,“能用就可以了”。(南都爱心记者罗苑尹)

  ■捐赠方式

  南都·爱心点对点专项基金

  账户名称:

  广东省慈善总会账号:12180251 6010 0005 23

  开户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广州越华路支行(请在汇款时务必注明用途:爱心点对点专项基金)

  南都爱心热线:87388888

  ■指导单位

  广东省文明办

  广东省民政厅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

  南方都市报

  广东省慈善总会

  ■协办单位

  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蓝海豚公益志愿服务队

  统筹:南都记者 李春花

  摄影:南都记者 钟锐钧 黄雅熙 见习记者 罗苑尹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