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二:德州经济开发区【编前】
这是一幅聚合的蓝图——— 2007年12月27日,《济南都市圈规划》在济南发布。6+1的地域规划中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七市。在这个关系到5.3万平方公里、3219.4万人口的规划中,济南都市圈被总体定位为:孕育齐鲁、开放创新的文化型都市圈;生态宜居的环境友好型都市圈;环渤海经济发达地区联结长江三角洲地区、面向中原腹地的枢纽型都市圈;依托山东半岛城市群,辐射黄河中下游的强势龙头;环渤海南翼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心。
这是一种聚合的力量——— 山东15.7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划为四大都市圈,分别是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半岛蓝色经济区、济南都市圈和鲁南经济带。世界公认的是,“21世纪是城市圈的世纪,经济的主要动力将越来越源于城市圈特别是大都市圈。城市圈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决定新的世界经济格局”。
在山东,伴随着“一蓝一黄”经济战略的炙手可热,济南都市圈建设也在持续升温。但不可否认的是,面对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定位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要组成”的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强大辐射,济南都市圈如何才能发挥自身优势、寻找到聚合的力量,携手发展,融合对接,既不被“蓝黄”边缘化,又能抓住机遇借势崛起,成为6+1跨越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和都市圈核心城市,济南正全力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推动都市圈的合作与发展。那么,济南都市圈一体化的意义何在?目前都市圈内各城市的经验和做法有哪些?为此,济南日报报业集团组成新闻采访团,走进济南都市圈的城市中,宣传、关注济南都市圈一体化进程,以期促进各城市携手发展、共同跨越。近日,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新闻采访团走进了德州,近距离感受这个闻名全球的太阳之城。
□本报记者 赵双勇
也许从来没有一片热土,如此得到太阳光芒的聚焦和升华,这是中国太阳城——— 德州。
德州之“德”源于“德水”。德州之意“德水安澜,太平祥和之州”。
德水,古黄河的别名。如今,在古老又年轻的黄河之畔,太阳之城正携冉冉初升的太阳般热情与奔放,与黄河之水一道日夜不息地奔腾。
这是一片新能源、新技术孕育孵化的世界太阳能高新技术硅谷——— 中国太阳谷、中国新能源之都——— 德州经济开发区。
走进德州经济开发区,感受城市的律动,体会到的城市能量如太阳的光芒,无可阻挡。“这里每3天就有一个项目签约落地,新能、生物等高技术产业是投资的重点。去年,我们这里因为土地供应不足,还拒绝了几十个大项目。”德州市市长助理、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孟令兴如是说。
德州经济开发区是经省政府批准设立、国家发改委核准的省级开发区,于1998年正式启动。区内辖5个镇街,70个社区,管辖面积320平方公里,建成区50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2010年,实现GDP140亿元,增长18%,财政总收入18亿元,增长45%。以德州市3.2%的土地面积,创造了8.4%的GDP、9.6%的财政收入。去年在山东省140多家省级开发区综合评价中,跻身前五;是山东西部79家省级开发区的“领头羊”;被商务部、科技部等评为2009年山东省唯一的“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建立全国唯一的“国家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试点基地”;是山东省唯一的“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
美国有硅谷,中国有太阳谷
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地和孵化器;中国太阳谷,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研发、检测、生产、教育、旅游基地,是集产、学、研于一体的太阳能“硅谷”。
根据规划,中国太阳谷将被打造成世界级可再生能源的研发检测中心、制造物流中心、科普教育示范中心、观光旅游中心、国际会议中心等“五大中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雄心?对此,德州人会自豪地告诉你——— 在世界太阳能热利用领域,中国太阳谷科技研发实力世界一流。
提起中国太阳谷就不能不提到日月坛·微排大厦。这个气势磅礴的建筑,由皇明太阳能公司和亿家能太阳能公司倾力打造,是中国太阳谷标志性建筑,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建筑。
德州市政府的相关同志介绍,日月坛·微排大厦在全球首创性地实现了太阳能热水供应、采暖、制冷、光伏发电等技术与建筑本身的完美结合,节能效率88%,是“绿色五星级”建筑,也是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的典范,2010年世界太阳城大会在此举办。
沿日月坛·微排大厦西行是减河湿地风景区,穿行其间,所有人都会感受到当今世界最被推崇的生活消费理念——— 节能减排。路两旁是太阳能路灯,主要路口是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居民楼顶上摆满太阳能热水器……绿色能源无处不在,绿色观念扑面而来,时刻提醒你这里是德州——— 中国太阳城。
世界最大的太阳能高科技孵化器
太阳谷为什么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德州的城市象征?也许没有人能准确告诉你原因,但下面的这组数字也许可以解答你些许的疑问。
太阳谷是中国最大的太阳能产业聚集地,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太阳能高科技孵化器———在这里,每年有500多项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在这里,太阳能热利用产品工业化生产体系的自主知识产权率达95%以上;在这里,皇明技术检测中心拥有20大实验室、350多部企业标准;在这里,诞生了全球第一条太阳能自动化生产线……
中国太阳谷,为世界太阳能产业提供了中国标准,也是世界标准;中国太阳谷,为全球绿色环保能源的利用,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标杆。
新能源之都的魅力令高新企业纷纷驻留
德州经济开发区被誉为“新能源之都”,也是德州的“经济特区”。德州市市长助理、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孟令兴说,目前入区项目已达783个,总投资829.2亿元。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江苏波司登、上海光明、河南双汇、武汉日新、山东皇明、日本明治机械、台湾美利达自行车等企业纷纷落户。初步形成了新能源、生物高技术、传统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
目前,德州经济开发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1个,中国名牌9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5个。其中以皇明太阳能、中节能太阳能、武汉日新、旭光太阳能、中立太阳能等为龙头的太阳能光电、光热利用产业;以株丕特公司、华业风能为龙头的风电设备制造业;以中大·贝莱特、亚太、奇威特为龙头的地源热泵产业,已成为开发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什么这么多高新企业会选择德州经济开发区?孟令兴回答,这与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密切相关。据悉,除了管理部门软环境建设之外,德州经济开发区投资2亿元兴建的太阳谷主题公园、投资5亿元的董子园风景区均通过了国家4A级旅游景点区验收;董子文化街建成使用,成为齐鲁文化特色新地标;投资5000万元的中国儒家文化展馆也已经建成;投资9.5亿元的波司登和外海两个五星级酒店均坐落在开发区……
4000多年前的黑陶惊世出土,记忆了德州恒久的文化和历史的积淀;减河之畔,后羿射日的传说诠释着德州的大智大勇与无畏;徒骇河岸的点点星光,演绎着这片土地拥有的富足和无数辉煌;那雄浑的“光立方”,昭示着德州充满阳光的未来。“九达天衢”、“神京门户”的德州正在实施“南融北接、东进西联”的战略,这个于2007年与济南签订了《德州市融入济南服务省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城市,必将为济南都市圈的聚合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阳光灿烂,太阳之城前进的脚步无可阻挡。
黄河奔流,两地携手前进的洪峰滔滔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