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这天,张玉秀起得很早,穿上花围腰走进厨房,开始张罗这天所需的菜品和接待工作。张玉秀是崇州道明镇竹艺客栈的老板,她这个漂亮的木楼就建在白塔湖畔的道白路口———被网友称为“中国最美乡村公路”重庆路的起点处。
中午11时许,她的客人来了:重庆市交通投资公司的周顺尧和后勤工程学院毕业生甘鑫。在普通人看来,他们的身份很普通,但在张玉秀的眼中,他们就是自己的恩人。周顺尧摆摆手说,恩人这个称谓,不过是沾了建设重庆路的光而已。
张玉秀很健谈,她告诉重庆晨报记者,“之前你们没来过这里,不知道啥子叫变化。”她说以前这个地方,连条机耕道都没有,交通基本靠走,距离最近的崇州步行要花一个多小时,莫说现在成都的市民都到这里来旅游,当时连自己人都留不住,没有路没有钱没有产业,村民都跑出去打工,留下妇幼老弱留守,看不到出路在哪里。
“我以前就是一个打工者,在崇州城内一餐厅端盘子,一个月工资500元。”张玉秀露了老底。“5·12”地震中,张玉秀的房子被震成了危房,她回到家里,看着被破坏的房屋,愁容满面的父母,出路在哪里,这个问题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她纠结的日子没过多久,一个重大利好消息传来,重庆对口援建崇州,要修建一条重庆路,将从她家门前经过。打工还得继续,但在打工的日子里她有了盼头,一边留意重庆路的修建过程,一边在打工的地方学习餐饮管理知识。她已经想好了出路,重庆路一修好,就建一个农家乐。
去年12月份,全长53.28公里的重庆路全线贯通。张玉秀借款修起了这个竹艺客栈,这个农家乐占地30余亩,可接待40桌客人同时用餐。她叫回在外打工的老公,当起了主厨。又以月薪1000余元的工资请了当地10余名村民来当服务员。现在因为交通便捷了,前来道明镇旅游的客人络绎不绝。
中午饭吃到一半,一名头发花白的妇女来到了客栈,她嗓门大,性格爽朗,听说重庆路的建设者来了,她特意跑来看看。来者名叫何秀兰,今年57岁,家住斜阳村六组,在一处名叫娘娘岗的山坡上。
何秀兰语速很快,以前斜阳村不通公路,中间又隔着娘娘岗,要走出去,先要翻过娘娘岗,全靠步行。以前家里喂头猪,出栏了都没有人愿意上门收购,得自己请人抬到镇上卖,价格不合适又得抬回来。所以他们一家都不敢喂多了。
地里出的粮食也一样,基本上自给自足,多的都不拿出去卖,交通实在不方便。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斜阳村青年男子婚事成了难题,谁家姑娘愿嫁到这里来啊,斜阳村的年轻女子都外嫁了。久而久之,这里成了闻名的光棍村。
而现在重庆路修通了,直接在娘娘岗下打了一个隧道,将斜阳村与外界联系起来。目前经重庆路,斜阳村到崇州只需10多分钟,而且交通方便,一天有四班交通车。
交通方便了,斜阳村的土鸡、土鸡蛋、粮食猪等农产品,成了抢手货,那些外出的村民纷纷回来,办起养殖场,地震中受灾的村民修起了漂亮的两楼安置房,为方便出行,部分富起来的村民买起了摩托车甚至小轿车。外面的姑娘们说起斜阳村,不再皱眉头,村民里的年轻男子也敢大起胆子自报家门“我家住在斜阳村”。“现在我们斜阳村早已不再是光棍村,不久前,连50多岁的老光棍都结婚了,哈哈。”说完这话,何秀兰捂着嘴大笑起来。
她也是重庆路的受益者,现在何秀兰家里喂了七八头大肥猪,十多只野鸡,还没到出栏时间,早就有好几批人跑来预订了。她家另一大支柱产业是喂养黄粉虫,到成熟期将达到一万斤,以三十元一斤计,她们家明年的收入仅此一项将达到三十余万元。
吃过午饭,重庆晨报记者随重庆市交通投资公司的周顺尧一起,感受了这条重庆路。汽车行走在公路上,平稳、安静是第一感受,道路两旁笔直的行道路与周边的田园风光自然融合,公路蜿蜒穿行其间,不愧为网友评价的中国最美乡村公路。网上有网友曾经留言“看看这些劳作的农妇,一条路带给她们的,肯定不仅仅是一点点便利。许多跟梦想有关的东西,将快速地进入她们的生活”。
周顺尧说,重庆路设计为二级公路,但重庆对这条路采用的是高等级公路的质量管理和建设技术,保证15年不落伍。重庆路的一些修建技术,甚至连重庆现有的公路都没有采用过。从2008年8月开始规划设计到2010年9月28日交付使用,重庆路建设施工工地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未发现一处质量问题。
一路上,崇州市委宣传部的同志向重庆晨报记者介绍,重庆路是重庆市对口支援崇州市灾后恢复重建的重点项目工程。重庆路由沿山救灾应急通道、三龙灾后应急抢险道路和四宝路组成。重庆路起于崇州与都江堰交界的泊江河大桥,与成青旅游快速通道相连,止于崇州市白头镇,接成温邛公路。整条道路贯穿崇州南北,跨越街子、三郎、怀远、道明、公议、王场、白头等7个乡镇,全长53.28千米。全段有桥梁8座,隧道2座,涵洞207道;道路等级为双向双车道二级公路,路基宽度10米,总投资5.74亿元。
这三条路的建设将使崇州山区灾后重建及产业恢复大大提速,帮助当地居民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并充分利用深浅丘的资源,开发乡村酒店、旅游小村,形成崇州市龙门山与无根山浅深丘接合部旅游黄金走廊。
重庆晨报记者 杨野
崇州,以前叫“崇庆”,跟“重庆”完全一样的读音。“5·12”地震中,崇州成为重灾区之一。随后,重庆作为西部唯一一个对口援建地震灾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援建崇州。不到3年时间,包括重庆路在内,重庆援建崇州的主要项目基本完成,17日至21日,重庆晨报记者赴崇州进行了5天的采访。今起,我们将连续5天推出报道,敬请关注。
崇州市的数据显示,重庆路,从平坝到山区,出隧道、连高速,畅通崇州南北,串联起崇州市10余个受灾群众安置点、两个景区,50余公里乡村旅游带。20万崇州沿山群众从此告别崎岖的山路,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
重庆路
3站
因为它,
梦想慢慢靠近……
重庆路
1站
因为它,
她从打工妹变老板
重庆晨报记者
许恢毅 摄
重庆路
2站
因为它,
50岁的光棍结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