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谭肇康:为辛亥革命筹巨款 冒死收敛黄花岗72烈士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06日10:24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6日电 据江门市侨联消息,在广东新会,“时年技校”、“ 肇康市场”的名称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然而很少人知道“时年”和“肇康”是同一个人的名字。谭肇康一百年前追随孙中山先生积极参与辛亥革命活动、获颁特级勋章的事迹却鲜为人知。

  前不久,笔者几经周折,与身处香港的谭肇康的长孙谭永廉先生取得了联系。谭永廉特意专程返回新会,在会城的住宅接受笔者的访问,还携笔者前往双水镇上凌村瞻仰了谭肇康铜像,参观了谭肇康故居。谭永廉深情地忆述了祖父的革命事迹,忆述了同爷爷在上凌和香港一起生活的片片往事。此外,笔者还择日在新会区政府区志办校验和补充了访问材料。

  从做童工到蜚声香港建筑业

  谭肇康(1875—1961年),曾用名时年、永安、永年、广东省新会县双水上凌乡人。幼年丧父,家境日困,15岁赴香港当童工。20岁返回上凌娶同村一女子为妻。婚后不久便和一班乡人远涉重洋赴加拿大当劳工。2年后,谭肇康又回到香港半工半读,学会了一些英语。再过两年,谭肇康和一帮朋友北上大连在一家俄罗斯建筑公司学习建筑设计。辗转多年,四处奔波,谭肇康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挣钱养家。2、3年后,就在他大儿子8、9岁的时候,家乡上凌发生了一场瘟疫,2天之内,谭肇康的妈妈、发妻以及大儿子命丧黄泉。二儿子即谭永廉的父亲当时6个月大,侥幸逃过一劫。家人急急给身处大连的谭肇康去信,收到信后,谭肇康以为全家人都死了,悲痛万分,心想着自己生活不易,心中已是孤独无依,于是想自杀。

  在同行的朋友极力劝导下,谭肇康回到乡下安葬家人。然而,三位亲人离世,活下来的儿子需要抚养,生活还得继续哟。谭肇康将二儿子托付给其他兄弟照顾后,他回到香港一家建筑公司继续打工,努力赚钱寄回家乡。因为谭肇康学过英语,这在当时英国殖民地的香港成了工作中最大的优势。他接了很多工程,赚了钱有了积蓄。之后,谭肇康便自立门户,更专心于研究建筑业务,专业水平日益精湛。旗下的永利、裕利建筑公司在香港逐渐打响了名声。

  多年来,在建筑界,由谭肇康设计、承建的香港公、私工程数不胜数。香港中区船政公署、黄泥涌帮办楼、植物公园地下蓄水池、铜锣湾填海等等,都由谭肇康负责绘图设计,其中多项工程由于管理以及工料俱佳,提早竣工,获得巨额奖金。

   挺身而出收敛烈士遗体

  闯荡商界多年,终于在香港立足的谭肇康在性格上形成了一个鲜明的特点:讲道义。这让他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受到了朋友或者业界的赞许,享有一定的江湖声誉。

  很快,谭肇康在友人胡汉民(孙中山得力助手,广东番禺人)的影响下,加入同盟会。根据学者温华湛一篇文章里提到,1907年10月,同盟会南方支部在香港成立,革命宣传深入人心。看到清政府如此昏庸腐败,谭肇康受身边朋友的影响,加入同盟会。他和杨西岩、林护、余斌臣等人被孙中山委任为香港筹饷局委员。在筹饷局内,谭肇康负责保管、稽核、会计等工作。

  谭肇康参与杨西岩等人的筹款活动,得款数百万,因而多次受到孙中山接见和鼓励,被任为广东都督府实业司建筑工程师,并由该司司长介绍加入中华工程师学会。根据《新会县志》的记载:民国肇造,广东军政府大都督胡汉民,奉孙中山命任谭肇康为“财政名誉员”,负责在港筹款及制订捐款奖励章程,并为参议员。

  用谭永廉的话说,爷爷主要是做幕后工作,不抓抢。这在相对开放的香港来说,爷爷的革命工作并没有想像中那样危险。然后,正是这一位不张扬的人,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做了有的人不敢做的事情。

  1911年,“三·九”广州起义失败后,72位壮士被清朝军队杀害,当时曝尸街头,包括烈士亲友在内,都不敢现身出来收尸。这时,谭肇康冒被清廷杀头诛族之险站出来了,会同林护、潘达薇等人,以香港商人的身份来到广州收尸。在画家潘达薇(广州人)的大力协助下,广筹善款在广州东郊外的黄花岗公园建造七十二烈士坟场,妥善安葬烈士忠魂。辛亥革命胜利后,为表彰谭肇康等人的义举,广州市政府特撰文刻石,在越秀山镇海楼前建立“光复纪念牌坊”,后被日寇侵华炮火炸毁。抗日战争胜利后,谭肇康向广州市政府申请获准改建为“光复纪念亭”。

  这里历史事件,在《新会县志》以及温华湛《谭肇康传略》中均有详细的记载。这是谭肇康在辛亥革命中除了筹饷之外做得最轰动的事情。谭永廉说,后来潘达薇被捕入狱,在狱中咬破手指,用血绘画了10幅观音像,其中一幅送给了谭肇康作为纪念此事,历经百年的这幅血画如今还挂在香港谭肇康家中。

  为革命作贡献不求回报

  和有的人不同,为辛亥革命作出了贡献的谭肇康并不求任何回报,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在大潮中急流勇退。

  广州独立后,1912年,胡汉民组建政府,为广东军政府大都督。当时胡汉民推举谭肇康出任新会及江门区域的行政长官。对此,谭肇康婉言谢绝。理由很简单:自己不是做官的料。说到做到,谭肇康继续回到香港经营自己的事业,不再过问政事。对于革命同志的高风亮节,胡汉民作对联一副 “时与高人商出处,不从文士角辞年”赠与谭肇康。如今,这副对联仍挂在谭永廉在会城的住宅中。

  远离仕途,但谭肇康并没有因此而结束他的革命工作。相反,他和其他民族革命者一样,一声不吭地继续着幕后的筹饷工作。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谭肇康和杨西岩等人在两天之内筹款六七十万元,支持广东革命政权。为了表彰谭肇康在辛亥革命中所作出的贡献,军政府颁发给他特级勋章二枚。(陈文焯)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